關于聲疑的詩詞(1163首)
641
《雪夜山行》 明·庾山學公
孤舟疑入剡,夜繞亂山行。
雪與月俱白,江因人更清。
嵐深寒氣重,岸斷凍痕平。
況復人煙少,空聞落雁聲。
642
《過桐君山》 明·張和
云斷山疑合,川回路忽分。
秋聲兩岸葉,曉色萬峰云。
旅雁沖帆度,寒蟬隔水聞。
嚴陵遺跡在,我欲問桐君。
643
《登會寧原上作》 明·張佳胤
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丘。
春深柳色猶霜雪,日落邊聲起戍樓。
塞雁啼云皆北向,濁河歸漢亦東流。
乘槎豈是窮原使,投筆虛疑定遠侯。
64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48
《王均章畫虞山圖》 明·周榘
中陽山人思超逸,圖寫江山用金碧。
滄海紅塵幾度飛,尚有人間留妙跡。
層巒萬疊煙霧浮,禪宮道院當山頭。
浮屠屹立遙漢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649
《禱雨詩》 明·周玄初
蘇臺羽仙飧玉霞,鶴年松骨輕如花。
晝騎金背之神蟆,奉持綠章扣天家。
請陳旱魃為妖邪,炎焚原隰疑燒畬。
草葉焦卷鑠石沙,大田秋稼縮不芽。
650
《木介行》 明·朱長春
空溪淅淅復淅淅,一夜風響如霹靂。
云紛天晦急雪來,半是虛花半成汁。
初時點戶濕有聲,瑟如簾下擊秦箏。
須臾上下雨且凍,滿地蹴裂黃河冰。
653
《無題》 明·朱正初
長干車馬少年同,此夕翻疑似夢中。
楊柳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
春山尚斗顰間翠,夜月都消枕上紅。
惆悵當時歌舞處,夕陽猶照小橋東。
655
《梁園吟》 唐·李白
我浮黃云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658
《哭王質夫》 唐·白居易
仙游寺前別,別來十年余。
生別猶怏怏,死別復何如?
客從梓潼來,道君死不虛。
驚疑心未信,欲哭復踟躕。
659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己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王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不知其然也。
燕銜泥常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
660
《寄盧少卿》 唐·白居易
老誨心不亂,莊誡形太勞。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與旨酒,信是腐腸膏。
艷聲與麗色,真為伐性刀。
* 關于聲疑的詩詞 描寫聲疑的詩詞 帶有聲疑的詩詞 包含聲疑的古詩詞(11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