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處的詩詞(4758首)
482
《聽箏》 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傷別
484
《寄李白》 唐·任華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廬山,
486
《烏啼曲二首》 唐·顧況
玉房掣鎖聲翻葉,銀箭添泉繞霜堞。
畢逋撥剌月銜城,八九雛飛其母驚。
此是天上老鴉鳴,人間老鴉無此聲。
489
《傷大理謝少卿》 唐·顧況
舊館絕逢迎,新詩何處呈。
空留封禪草,已作岱宗行。
柳蠹風吹析,階崩雪繞平。
無因重來此,剩哭兩三聲。
490
《送從兄使新羅》 唐·顧況
六氣銅渾轉,三光玉律調。
河宮清奉贐,海岳晏來朝。
地絕提封入,天平賜貢饒。
揚威輕破虜,柔服恥征遼。
493
《臨海所居三首》 唐·顧況
此是昔年征戰處,曾經永日絕人行。
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臨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
不知疊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橋。
家在雙峰蘭若邊,一聲秋磬發孤煙。
山連極浦鳥飛盡,月上青林人未眠。
495
《早朝》 唐·耿湋
鐘鼓馀聲里,千官向紫微。
冒寒人語少,乘月燭來稀。
清漏聞馳道,輕霞映瑣闈。
猶看嘶馬處,未啟掖垣扉。
497
《送友人游江南》 唐·耿湋
遠別悠悠白發新,江潭何處是通津,潮聲偏懼初來客,海味唯甘久住人。
漠漠煙光前浦晚,青青草色定山春。
汀洲更有南回雁,亂起聯翩北向秦。
* 關于聲處的詩詞 描寫聲處的詩詞 帶有聲處的詩詞 包含聲處的古詩詞(47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