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聲促的詩詞(423首)

    201 《風流子》 宋·仇遠

    紅錦舊同心。
    西池上、曾與系青禽。
    記山水寫情,秋桐促軫,鴛鴦縈恨,春繡停針。
    常嘆好風妨畫扇,明月墜瑤簪。

    202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云樓》 宋·廖世美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云渚。
    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夸能賦。
    惆悵相思遲暮。
    記當日、朱闌共語。

    婉約寫景抒情

    203 《滴滴金·梅》 宋·孫道絢

    月光飛入林前屋。
    風策策,度庭竹。
    夜半江城擊柝聲,動寒梢棲宿。
    等閑老去年華促,只有江梅伴幽獨。
    夢繞夷門舊家山,恨驚回難續。

    追憶戰爭

    204 《蝶戀花》 宋·仲殊

    北固山前波浪遠。
    鐵甕城頭,畫角殘聲短。
    促酒濺金催小宴。
    燈搖蠟焰香風軟。
    落日煙霞晴滿眼。
    欲仗丹青,巧筆彤牙管。
    解寫伊川山色淺。
    誰能畫得江天晚。

    205 《蘭陵王(和吳宣卿)》 宋·葛郯

    亂煙簇。
    簾外青山漸肅。
    蓮房靜。
    荷蓋半殘,欲放清漣媚溪綠。

    206 《蝶戀花》 宋·仲殊

    北固山前波浪遠。
    鐵甕城頭,畫角殘聲短。
    促酒濺金催小宴。
    燈搖蠟焰香風軟。
    落日煙霞晴滿眼。
    欲仗丹青,巧筆彤牙管。
    解寫伊川山色淺。
    誰能畫得江天晚。

    207 《蘭陵王(和吳宣卿)》 宋·葛郯

    亂煙簇。
    簾外青山漸肅。
    蓮房靜。
    荷蓋半殘,欲放清漣媚溪綠。

    208 《錦纏道(桑)》 宋·馬子嚴

    雨過園林,觸處落紅凝綠。
    正桑葉、齊如沃。
    嬌羞只恐人偷目。
    背立墻陰,慢展纖纖玉。
    聽鳩啼幾聲,耳邊相促。
    念蠶饑、四眠初熟。
    勸路旁、立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209 《錦纏道(桑)》 宋·馬子嚴

    雨過園林,觸處落紅凝綠。
    正桑葉、齊如沃。
    嬌羞只恐人偷目。
    背立墻陰,慢展纖纖玉。
    聽鳩啼幾聲,耳邊相促。
    念蠶饑、四眠初熟。
    勸路旁、立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寫景懷人相思

    210 《念奴嬌(探梅)》 宋·侯置

    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想見梅臺花更好,一片瓊田棲綠。
    短轡輕輿,大家同去,取酒償醲馥。
    元來春晚,萬包空間黃竹。

    春景抒情憶舊懷今

    211 《念奴嬌(探梅)》 宋·侯置

    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想見梅臺花更好,一片瓊田棲綠。
    短轡輕輿,大家同去,取酒償醲馥。
    元來春晚,萬包空間黃竹。

    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水思念

    212 《賀新郎(聽琵琶)》 宋·陳紀

    趁拍哀弦促。
    聽冷冷、弦間細語,手間推覆。
    鶯語間關花底滑,急雨斜穿梧竹。
    又澗底、松風簌簌。

    213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小學古詩寫景思念

    214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中秋節游仙抒懷

    215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216 《送楊寘序》 宋·歐陽修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夫疾,生乎憂者也。
    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217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218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19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220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 關于聲促的詩詞 描寫聲促的詩詞 帶有聲促的詩詞 包含聲促的古詩詞(4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