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壑聲的詩詞(625首)

    101 《游終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寫景寫山

    102 《姚巖寺路懷友(一作桃巖懷賈島)》 唐·顧非熊

    路向姚巖寺,多行洞壑間。
    鶴聲連塢靜,溪色帶村閑。
    疏葉秋前渚,斜陽雨外山。
    憐君不得見,詩思最相關。

    103 《題杭州天竺寺》 唐·張祜

    西南山最勝,一界是諸天。
    上路穿巖竹,分流入寺泉。
    躡云丹井畔,望月石橋邊。
    洞壑江聲遠,樓臺海氣連。
    塔明春嶺雪,鐘散暮松煙。
    何處去猶恨,更看峰頂蓮。

    104 《將出關宿層峰驛,卻寄李諫議》 唐·杜牧

    孤驛在重阻,云根掩柴扉。
    數聲暮禽切,萬壑秋意歸。
    心馳碧泉澗,目斷青瑣闈。
    明日武關外,夢魂勞遠飛。

    105 《送黃頗歸袁》 唐·姚鵠

    莫倦連期在醉鄉,孔門多戀惜分行。
    文章聲價從來重,霄漢途程此去長。
    何處聽猿臨萬壑,幾宿因月滯三湘。
    爐峰若上應相憶,不得同過惠遠房。

    106 《宿輝公精舍》 唐·溫庭筠

    禪房無外物,清話此宵同。
    林彩水煙里,澗聲山月中。
    橡霜諸壑霽,杉火一爐空。
    擁褐寒更徹,心知覺路通。

    107 《洞靈觀流泉》 唐·李郢

    石上苔蕪水上煙,潺湲聲在觀門前。
    千巖萬壑分流去,更引飛花入洞天。

    108 《洞靈觀流泉》 唐·李郢

    石上苔蕪水上煙,潺湲聲在觀門前。
    千巖萬壑分流去,更引飛花入洞天。

    109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
    人聲漸疏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q3瘼。
    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110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
    人聲漸疏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q3瘼。
    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111 《太湖詩·曉次神景宮》 唐·皮日休

    夜半幽夢中,扁舟似鳧躍。
    曉來到何許,俄倚包山腳。
    三百六十丈,攢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鑠。

    112 《引泉詩(睦州龍興觀老君院作)》 唐·陸龜蒙

    上嗣位六載,吾宗刺桐川。
    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
    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
    嵐盤百萬髻,上插黃金鈿。

    113 《句曲山朝真詞二首·迎真》 唐·陸龜蒙

    九華磬答寒泉急,十絕幡搖翠微濕。
    司命旍旌未下來,焚香抱簡凝神立。
    殘星下照霓襟冷,缺月才分鶴輪影。
    空洞靈章發一聲,春來萬壑煙花醒。

    114 《武牢關》 唐·羅隱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見清陰六里長。
    一壑暮聲何怨望,數峰秋勢自顛狂。
    由來四皓須神伏,大抵秦皇謾氣強。
    欲學雞鳴試關吏,太平時節懶思量。

    115 《留題愛敬寺》 唐·李建勛

    野性竟未改,何以居朝廷。
    空為百官首,但愛千峰青。
    南風新雨后,與客攜觴行。
    斜陽惜歸去,萬壑啼鳥聲。

    寫景抒情思鄉

    116 《贈泉陵上人》 唐·廖匡圖

    暫把枯藤倚碧根,禪堂初創楚江濆。
    直疑松小難留鶴,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橋牛笛近,日銜村樹鳥行分。
    每來共憶曾游處,萬壑泉聲絕頂聞。

    117 《贈泉陵上人》 唐·廖匡圖

    暫把枯藤倚碧根,禪堂初創楚江濆。
    直疑松小難留鶴,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橋牛笛近,日銜村樹鳥行分。
    每來共憶曾游處,萬壑泉聲絕頂聞。

    118 《郡城放猿獻衛使君》 唐·易思

    千巖萬壑與云連,放出雕籠任自然。
    葉灑驚風啼暮雨,月凝殘雪飲流泉。
    臨岐莫似三聲日,避射須依繞樹年。
    應解感恩尋太守,攀蘿時復到樓前。

    119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唐·韓愈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
    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

    120 《妙喜寺達公禪齋寄李司直公孫、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韻》 唐·皎然

    我祖傳六經,精義思朝徹。
    方舟頗周覽,逸書亦備閱。
    墨家傷刻薄,儒氏知優劣。
    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嘗輟。

    * 關于壑聲的詩詞 描寫壑聲的詩詞 帶有壑聲的詩詞 包含壑聲的古詩詞(6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