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仙老本多才,素幅珍紈繪境開。高節自緣心匠出,野叢還擁筆端來。掛馀粉籜疑飄席,玩久風枝欲掃苔。俗眼莫驚無藻麗,歲寒顏色抵瓊瑰。
兒時月露與風云,半世調場罷策勛。老子今年新有興,良朋嗔我久無文。不妨翰墨鳴斯事,聊遣篇章記所云。不見衡州傅文學,春來雩詠滿湘濆。
年華添線又浮灰,忽忽窮愁不易裁。惟有病人知客意,故沖寒雪送詩材。昔夸三窟今成縛,少倚千尋老作煤。妙用反從窮里得,一陽端自剝中來。
一段西山雪,中含太古梅。無香亦無色,免被百花猜。
天上和羹事,巢由不忍聞。疏花將瘦影,閒臥一溪云。
匡廬古寺暗松藤,曾宿寒巖最上層。火暖爐溫四山靜,前溪風雪后窗燈。
渭水侯多失舊封,平原池館亂來空。青青石上何人賞,孤映暮山風雪中。
秀色娟娟自出塵,曉枝更帶露華新。清風一至如相語,從此開簾來故人。
一段風煙筆下開,小枝帶雨思縈回。障風一袖如相向,說與嫦蛾淚落來。
愛竹高風已自賢,興來更泛剡溪船。枝間清響風驚雪,憶得東林夜宿年。
江樓月下夜聞歌,不奈忠州刺史何。輕裊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歐。
第五橋邊一徑遙,滿林野竹立江郊。鴛鴦浮破水涵影,翡翠壓斜風舞梢。
春花秋月不同時,高節偏于墨色宜。莫遣世間丹綠筆,等閒俗卻歲寒枝。
倚竹佳人生意愁,那知情伴夜蟬幽。一山風月龍吟罷,聲入江云嫋嫋秋。
小年輕別廬山道,林下微吟夜更幽。影落人行半巖月,五更風露一山秋。
生憎丹粉累幽姿,故著輕煤寫瘦枝。還似故園江上影,半籠煙月在疏籬。
南枝昨夜雪初乾,瘦質臨風亂蘂繁。憶向溪橋曾駐馬,卻疑渾是霧中看。
化工著意作幽花,疑是來從阿母家。寂寞沙村煙雨里,如看竹外一枝斜。
黃簾綠幕護輕寒,猶憶當年叩畫欄。紅燭淚殘人語寂,玉人曾陋綺窗看。
不御鉛華著素衣,玉奴風調似清姿。何郎不作凌風句,幻出江南煙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