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稱文章與書同一關紐,所愧辭意恐不稱于書也疊嶂際清江,楓林輝映。潮落波平鏡光靜。六朝興廢,都付漁郎煙艇。
周漢而還垂璽印,儒學摹輯轉相競。頗闕元明迄當代,失寶遺珠亦其病。成哲親王雅嗜古,列詒晉齊最稱盛。保延數葉遘崩坼,漸易鹽米辱題評。
陶翁畫圖眼見稀,自言愛之重珠璣。清晨掛向草堂上,已覺幾案生煙霏。蒼梧云深眾鬼泣,笠澤雨重群龍歸。崖深谷黝望不極,獨有黃鵠摩空飛。
老艾先生歿,骎骎四紀年。衣冠常嘆惜,文字合刊傳。東巒乃猶子,遺藁掇拾全。網山雖上足,無刀堪雕鐫。
問途出青郊,踐勝得紺園。始登十尋閣,敬禮兩足尊。仰觀碧玉螺,瑞光發面門。飛霞在指瑞,甘泉生耳根。
古人重生孫,欲為王父尸。爾姑念爾祖,宰木今風悲。不得見爾生,況當逆婦歸。我獨賀乃翁,有婦能奉匜。
仕宦遠故鄉,古人之所譏。懷祿去養親,千鐘且為微。當世粹州行,二美其庶幾。符竹非不貴,誠與雅志違。
鳳山郁崔嵬,下有千頃陂,峻極不可攀,浮光亙長鬐。晦冥滴風雨,澄淡含瑰奇。吸呼入君懷,萬熊羅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