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墻壁的詩詞(258首)

    21 《車螯二首》 宋·王安石

    車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殼以無味棄,棄之能久存。
    予嘗憐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嘗怪其殼,有功不見論。
    醉客快一噉,散投墻壁根。
    寧能為收拾,持用訊醫門。

    22 《晚霽》 宋·張耒

    山川收滯雨,烏鵲有和聲。
    半嶺日猶照,一天云盡行。
    人皆理墻壁,吾亦掃柴荊。
    鵝鴨何多喜,渠流漾淺清。

    23 《答梅圣俞大雨見寄》 宋·歐陽修

    夕云若頹山,夜雨如洪渠。
    俄然見青天,焰焰升蟾蜍。
    ◇忽陰氣生,四面如吹噓。
    狂雷走昏黑,驚電照夔魖。

    24 《蟲鳴》 宋·歐陽修

    葉落秋水冷,眾鳥聲已停。
    陰氣入墻壁,百蟲皆夜鳴。
    蟲鳴催歲寒,唧唧機杼聲。
    時節忽已換,壯心空自驚。
    平明起照鏡,但畏白發生。

    25 《春日六言十二首》 宋·劉克莊

    適報翁子露綬,又聞孟博登車。
    田里覘賑貸議,墻壁掛寬大書。

    26 《禽言九首·布谷》 宋·劉克莊

    墻壁雖有勸農文,不如禽語尤殷勤。
    春泥滑滑陂水滿,晨出下秧薄暮返。
    烏呼三農養一兵,汝曹努力勿惰耕。
    朱門日高眠未起,卻嫌布谷聲聒耳。

    27 《即事十首》 宋·劉克莊

    突薪初不戒,綆缶始言功。
    累甓為墻壁,前人智未工。

    28 《再游棲霞洞》 宋·劉克莊

    直路幽陰側路明,玉為墻壁雪為城。
    殷勤報有詩翁到,萬一仙人肯出迎。

    29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30 《西林入室歌》 宋·白玉蟾

    有一明珠光爍爍,照破三千大千國。
    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巖壑。
    亦名九轉大還丹,謂之長生不死藥。

    31 《建除體二首答黃魯直教授》 宋·晁補之

    建策移漢都,奉春緣衣布。
    除地愿見公,乃以舍人故。
    滿船載明月,且復酌清酤。
    平旦袯襫出,牛羊下來暮。

    32 《望渦流辭》 宋·晁補之

    望渦流兮浼浼,勢南折兮東還。
    水沖隈兮岸圮,嗟龍去兮幾年。
    俛余進兮藂祠,儼帝服兮神冠。
    墻壁繢兮怪奇,泯蛇穴兮蝸盤。

    33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34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 宋·王之道

    我聞美玉地所秘,出為世用自有時。
    譬猶景星與慶云,千載往往一見之。
    君家玉璧豈無說,鑿山得石夸瑰奇。
    豈惟蒼翠實相似,溫潤清越璠璵姿。

    35 《謝王司戶惠紙被》 宋·李新

    霧中楮皮厚一尺,岷溪秋浪如藍碧。
    山僧夜抄山鬼愁,白雪千番沍墻壁
    裁成素被劣繒綺,故人聊助蘇門癖。
    經年鼾鼻吼蝸室,睡魔已作膏肓疾。

    36 《季申樞密設醴具素以待諸客表這有詩次其韻》 宋·李彌遜

    擊鮮舉白不厭深,高燒銀燭花成陰。
    不如伊蒲雜梨栗,數翁共話千古心。
    夜闌相對如夢寐,靜聽墻壁生潮音。
    我方逃禪君莫斟,歸來星稀月初沉。

    37 《黃蘗歸途以碧潭清皎潔為韻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宋·李彌遜

    苦為捫蘿行,正坐愛山癖。
    振衣云中樹,洗耳泉上石。
    稍尋優缽林,偶旁瞿曇宅。
    溪橫走羊腸,山轉回龍脊。

    38 《五松寺》 宋·李彌遜

    秋風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躋攀一何苦,政坐受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曇宅。
    至今梧竹陰,列屋棲禪寂。

    39 《粹之載酒南山仆與子媚輩乘小舟煙雨中絕江而》 宋·李彌遜

    海神游戲千林昏,近山楓櫟丹黃分,船頭著處翠陽重,屐齒一過留苔痕。
    鄰翁酌我苦短晝,卜夜為尊起為壽。
    公榮可飲次在狂,不假朱絲轉長袖。

    40 《石室》 宋·李石

    來為人所愛,去為人所思。
    君看文與高,慈惠蜀之師。
    至今窟中像,凜凜建立時。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鄉祠。

    * 關于墻壁的詩詞 描寫墻壁的詩詞 帶有墻壁的詩詞 包含墻壁的古詩詞(2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