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墓的詩詞(520首)

    101 《詠吳桓王》 明·周南老

    城南桓王,高冢何穹崇。
    昔為盜所發,冢開寶氣空。
    孱然一髫孺,揮棰定江東。
    辟地余千里,義勇日已雄。
    萬歲期永藏,誰能錮幽宮。
    英雄昔所在,燕麥搖春風。

    102 《韓退之孟郊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 宋·蘇軾

    昌身如飽腹,飽盡還復饑。
    昌詩如膏面,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氣,郁郁老不衰。
    雖云老不衰,劫壞安所之。

    103 《濠州七絕 逍遙臺(莊子祠堂在開元寺,即》 宋·蘇軾

    常怪劉伶死便埋,豈伊忘死未忘骸。
    烏鳶奪得與螻蟻,誰信先生無此懷。

    104 《虞姬》 宋·范成大

    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
    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田。

    105 《雷萬春》 宋·范成大

    九隕元身不隕名,言言千載氣如生。
    欲知忠信行蠻貊,過胡兒下馬行。

    106 《望謝家青山太白二首》 宋·楊萬里

    阿眺青山自一村,州民歲歲與招魂。
    六朝陵今安在,只有詩仙月下墳。

    107 《葬無主碑》 宋·文天祥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風雨。
    停驂彷佛看,云是無主
    末書戊申歲,屈指九十秋。
    是時龍渡江,甲子恍一周。

    108 《過朱亥》 宋·宋祁

    屠門遺舊隱,鎚袖凜馀風。
    兵下邯鄲壁,軀捐嚄唶公。
    種祠群望亞,樵禁九原中。
    中世同樗,東西夾漢宮。

    109 《送薛公期比部歸絳州展》 宋·梅堯臣

    風雨梨花殘,松柏門晚。
    嗣子千里駒,羊腸九折坂。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為遠。
    舊來河內守,父老將衣挽。

    110 《姑蘇雜詠 要離》 明·高啟

    弱夫殺壯士,誰敢嬰余怒。
    今日古城邊,耕人肆侵

    111 《姑蘇雜詠 韓蘄王》 明·高啟

    宋室中興日,將軍武略優。
    功宜超賈鄧,名恥并張劉。
    白馬空前渡,黃龍竟北游。
    誓擒諸部種,還報兩宮仇。

    112 《吳王》 宋·王禹偁

    惜哉吳王,秦帝嘗開破。
    應笑埋金玉,千年賈余禍。
    不待虎跡銷,已聞鮑車過。
    又是驪山頭,炎炎三月火。

    113 《過劉尚書》 宋·劉克莊

    士林方卜道窮通,一旦騎鯨萬事空。
    帷下有人師董相,傍無客哭喬公。
    白頭稍得談經力,青簡尤高絕幣功。
    尚記長衣橫麈柄,今看華表立西風。

    114 《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讀李翰林銘云以任俠為事》 宋·王令

    嗟吾為顓蒙,木樸無所思。
    成童始就學,數歲通書詩。
    十五尚意氣,自待固不卑。
    嘗為富貴易,有如涂上泥。

    115 《白羊同行五六登無盡入義方傳慶寺讀鍾離公》 宋·洪咨夔

    鍾離權約同燒汞,呂洞賓呼共層瓊。
    便合身隨笙鶴去,底須冠劍葬空塋。

    116 《奉和竟陵王經劉瓛詩》 南北朝·沈約

    表閭欽逸軌。
    禮真魂。
    化涂終眇默。
    神理曖猶存。
    塵經未輟幌。
    高衡已委門。
    日蕪子云舍。
    徒望董生園。
    華陰無遺布。
    楚席有靈樽。
    玄泉倘能慰。
    長夜且勿論。

    117 《宣和丁酉太夫人終天廬中讀金光明經見摩訶》 宋·鄭剛中

    虎有爪距,如刀兵利。
    佛豈欲人,置身其喙。
    惟見前法,歡喜怖畏。
    猛火銷金,觀汝難易。
    大慈悲父,持戒定慧。
    作汝津梁,無有障蔽。

    118 《嘉泰壬戍歸省墳感仲叔舊所惠詩及延慶堂夢》 宋·姜特立

    吾叔非凡士,從來眼目長。
    相期在今日,此意最難忘。

    119 《嘉泰壬戍歸省墳感仲叔舊所惠詩及延慶堂夢》 宋·姜特立

    延慶堂中夢,人言積善家。
    翠娥環繞句,今日定如何。

    120 《拜朱仲卿》 宋·趙蕃

    西都何啻萬公卿,紙上空能閱姓名。
    桐鄉嗇夫少吏爾,木梢云獨未平。

    * 關于墓的詩詞 描寫墓的詩詞 帶有墓的詩詞 包含墓的古詩詞(5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