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墓的詩詞(520首)

    241 《賀新郎 太白,和稚存韻》 清·黃景仁

    何事催人老?是幾處、殘山剩水,閑憑閑吊。
    此是青蓮埋骨地,宅近謝家之脁。
    總一樣,文人宿草。
    只為先生名在上,問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242 《博望侯》 宋·張俞

    九譯使車通,君王悅戰鋒。
    爭殘四夷國,只在一枝筇。

    243 《拜林和靖》 宋·高翥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斷孤山水月村。
    薦菊泉清涵竹影,種梅地冷帶苔痕。
    生前已自全名節,身后從誰問子孫。
    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來與酹清尊。

    244 《尋張司馬》 清·黃宗羲

    草荒樹密路三叉,下馬來尋日色斜。
    頑石嗚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開花。
    夜臺不敢留真姓,萍梗還來酹晚鴉。
    牡礪灘頭當日客,茫然隔世數年華。

    245 《題石》 唐·李夔

    日日思量到此間,先知巽穴下南山。
    生來自秀培來秀,到底恩深有分攀。
    世人曉得斯言者,去會蓬萊寶洞閑。

    246 《挽龍圖待制徐良能》 宋·范端臣

    少日蜚聲竦白袍,暮年策足上青霄。
    功名略已追前輩,事業真堪托后凋。
    諫草半焚煙寂寂,瑣窗一夢夜寥寥。
    古塘原上誰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簫。

    247 《詠左伯桃羊角哀》 宋·史彌鞏

    馀耳當年刎頸交,所爭利害僅毫毛。
    一朝泜水相屠戮,豈識羊哀左伯桃。
    交情切戒勤終墮,以義存心心必果。
    死生可托永無睽,自古中山說羊左。

    248 《過朱陽仲》 明·黃中

    江關詞賦舊凌云,何事深山早筑墳。
    天上豈真無李賀,人今猶自說劉蕡。
    西風歸鶴空留恨,落日啼猿不可聞。
    三十年前交誼在,獨來披草薦溪蘋。

    249 《拜掃易齋先生》 宋·趙孟堅

    行樂今非少壯時,一樽聊以酹吾師。
    只雞豈敢方前輩,下馬猶能慰所思。
    原上松杉新種植,望中桃李半披離。
    歸途劇飲賡新句,顛倒綸巾不自持。

    250 《拜掃易齋先生》 宋·趙孟堅

    只雞斗酒禮雖微,苦雨終風志不移。
    臥病已辜寒食約,踐盟猶及小春時,老懷傷感渾如舊,同舍追陪尚可期。
    少憩東湖勿匆遽,片云來往正催詩。

    251 《題曹娥》 宋·翁元龍

    自從西子入吳宮,幸有英娥可勸忠。
    同姓最慚曹孟德,垂名只許叔先雄。
    虛生浪死人何限,白日青天古一同。
    看得冢頭三寸草,也嫌桃李嫁東風。

    252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焚之》 宋·趙文

    自出延平十八年,年年誰與酹荒阡。
    若為化得衰翁骨,去作壙中三百磚。

    253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焚之》 宋·趙文

    平生二老最憐君,今日相隨在九京。
    汝得從親吾孑立,不知誰死復誰生。

    254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焚之》 宋·趙文

    如此情鐘少夢君,絕疑魂斷已無魂。
    新興道士傳消息,知共乘云玉帝門。

    255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焚之》 宋·趙文

    說與遼東丁令威,天長海闊不須歸。
    中郎便有重還日,腸斷生妻已去幃。

    256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焚之》 宋·趙文

    十八年來老眼枯,只今白盡舊髭須。
    假饒夢里重相遇,知汝猶能認我無。

    257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焚之》 宋·趙文

    妻子相寬亦偶然,老人何用許悲煎。
    沉憂若解令人死,何至相疏十八年。

    258 《岳王》 宋·韓信同

    妖星隳地芒角赤,龍劍悲吼風蕭瑟。
    中原王氣挽不回,將軍一死鴻毛擲。
    秦空小兒真戲劇,播弄造化搖樞極。
    指雌為親忠且逆,雙手上遮天眼碧。

    259 《題李太白》 元·梅之煥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260 《岳王》 明·蔡汝南

    誰將三字獄,墮此一長城。
    北望真堪淚,南枝空自榮。
    國隨身共盡,君恃相為生。
    落日松風起,猶聞劍戟鳴。

    * 關于墓的詩詞 描寫墓的詩詞 帶有墓的詩詞 包含墓的古詩詞(5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