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墓者的詩詞(131首)

    21 《郝琰公墓下作》 明·曹臣

    郝之璽,今已矣。
    憶君棄我已三年,一棺裹骨黃泉里。
    我欲呼君君不起,慘柏悲松聲聃耳。
    幾莖瘦草不成叢,是我頻來淚澆死。

    22 《嚴子陵墓次韻》 明·戴冠

    君臣垂令名,千載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賢。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隴存。
    髑髏已成泥,清風播椒蘭。

    23 《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 宋·蘇軾

    君看三代士執雉,本以殺身為小補。
    居官死職戰死綏,夢尸得官真古語。
    五行勝己斯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
    仕而未祿猶賓客,待以純臣蓋非古。

    24 《扁鵲墓》 宋·范成大

    活人絕技古今無,名下從教世俗趨。
    墳土尚堪充藥餌,莫嗔醫者例多盧。

    25 《葬無主墓碑》 宋·文天祥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風雨。
    停驂彷佛看,云是無主墓。
    末書戊申歲,屈指九十秋。
    是時龍渡江,甲子恍一周。

    26 《姑蘇雜詠 石崇墓》 明·高啟

    虬須欲怒珊瑚折,步障圍春錦云熱。
    真珠換妾勝驚鴻,笑踏香塵如踏空。
    酒闌金谷鶯花醉,家逐樓前舞裙墜。
    財多買得東市愁,綺羅散盡余荒丘。
    猶憐白首同歸者,夜伴游魂封樹下。

    27 《盜發漢侍中許彧墓》 明·高啟

    古冢竟誰穿,虛傳錮最堅。
    玉魚宵已出,石獸曉猶眠。
    長夜俄看月,幽臺不掩泉。
    須知摸金者,亦到漢陵前。

    28 《真娘墓》 宋·王禹偁

    女命在于色,士命在于才。
    無色無才者,未死如應灰。
    虎丘真娘墓,止是空土堆。
    香魂與膩骨,銷散隨黃埃。

    29 《謁墓五首》 宋·劉克莊

    庵里僧應行腳去,龕中佛也為眉嚬。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無上冢人。

    30 《盜發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韻》 宋·劉克莊

    忠惠松楸過者飲,誰知藏伏禍機深。
    英魂久向茲埋玉,佛面今為汝削金。
    下馬三號空抆淚,磔蟆萬段亦甘心。
    邇來野外無全塚,謾使閑人憤滿襟。

    31 《過李膺墓同曼叔作》 宋·韓維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32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33 《題外舅提刑楊大夫墓》 宋·魏了翁

    追思初攝大夫車,得助堂前見舅姑。
    三十三年歸夢枕,一生一死隔黃壚,時危剩著人間我,境換遙憐向者吾。
    伯也叔兮今已矣,誓偕仲季勉終圖。

    34 《留墓松》 宋·衛宗武

    青青冢上木,夭矯摩太虛。
    日夜之所息,雨露這所濡。
    其來至高曾,溪啻五世儲。
    偉哉廊廟材,而受斤斧屠。

    35 《去者日以疏》 宋·趙文

    去者日以疏,留者日以老。
    沉憂能傷人,玄發坐成皓。
    人生固應爾,要亦何太早。
    攜持玉雪姿,故敢棄遠道。
    蒼天行悠悠,白日照杲杲。
    安得以妾腸,化作君墓草。

    古詩十九首

    36 《寓居分寧去故鄉千里不歸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長》 宋·王炎

    曖曖風日暖,林薄皆蕃鮮。
    好鳥仍嘯歌,晚花亦嫣然。
    問之此可時,春莫將禁煙。
    家家饌觴豆,拜掃墟墓間。

    37 《書黃巖丁明仲墓志碑陰》 宋·陳傅良

    葉君只字雙南金,予子拳石藏幽深。
    百名以上辭不淫,我豈識子猶漸襟。
    黃山之阿墓林林,斷碑日爍秋雨霖。
    彼豈孫子力不任,人莫過問嘷孤禽。

    38 《陪韓子云吊張安國舍人墓》 宋·章甫

    頃從武昌守,來哭清果墓。
    老淚濕征衫,傷心不忍去。
    焉知五載后,重到山崔嵬。
    松柏倏已拱,宿草纏余哀。

    39 《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 宋·方回

    周宣中興常武雅,程伯休父為司馬。
    其先重黎掌天地,此佐尹氏征伐者。
    顏曾思復有七篇,孰云軻死道不傳。
    洛中二程忽突起,乃有明道與伊川。

    40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郭原平》 宋·林同

    忍向父母墓,前頭裸袒耕。
    農時每束帶,猶自泣原平。

    * 關于墓者的詩詞 描寫墓者的詩詞 帶有墓者的詩詞 包含墓者的古詩詞(1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