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塔臺的詩詞(175首)
101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02
《國清寺》 宋·史蘊
十里松關路,門開對洞天。
山神曾獻地,海眾此安禪。
鐘磬開巖谷,樓臺跨石泉。
高峰智者塔,長與赤城連。
104
《越問·越茶》 宋·孫因
日鑄山之英氣兮,既發越於鏌鎁。
地靈洩而不盡兮,復熏蒸於草芽。
雖名出之最晚兮,為江南之第一。
視紫筍若奴臺兮,又何論乎石花。
105
《虎山》 宋·湯仲友
虎是何年踞,名存跡已亡。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氣,臺空夕供陽。
更無人吊古,來只為春茫。
106
《爛柯山》 宋·汪忱
山作危梁千尺橫,一天金泛月波清。
幽禽不復驚棋響,深谷猶能答斧聲。
塔壞尚余鴻雁意,井荒誰放轆轤鳴。
試將比較天臺景,只欠璁瓏琪樹英。
107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108
《題應天寺》 宋·王昌符
何事詩家稱翦裁,跨虛相繼有樓臺。
水涵春碧雨初霽,山露曉青云半開。
寶塔禮終僧室靜,粉墻題罷使車回。
此時欲結香蓮社,只為陶潛醉不來。
109
《登金山》 宋·熊蕃
注海銀成壑,浮空玉作堆。
鰲翻三島出,鷲一峰來。
塔影波搖動,鐘聲潮拍回。
猶嗟禪伯老,虛人妙高臺。
11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12
《吳下同年會詩》 宋·趙彥璦
引睇龍門念久違,自題雁塔會何稀。
奔馳蓮幕只甘分,只尺星臺喜有依。
拱侍尊罍陪盛事,仰瞻刑政煥清暉。
我公自有回天力,入佐明君看一飛。
113
《登靈巖》 元·陳秀民
寶殿壓崔嵬,華池頂上開。
山從太白出,水自洞庭來。
閣樹聯珠塔,巖花照石臺。
吳王清暑地,那得有塵埃。
114
《金山》 明·楚石梵琦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樓臺兩岸船。
月轉中宵為白晝,水吞平地作青天。
塔鈴自觸微風語,灘石長磨細浪圓。
龍化老人來聽法,手持珠獻不論錢。
116
《大慈寺史丞相墓》 明·劉仁本
山行十里亂峰回,相國墳塋紫翠堆。
石馬秋風兩翁仲,杜鵑春雨幾亭臺。
慈云塔下蒼苔滿,旌德觀前紅杏開。
為憶當年莼菜美,短篷蘋末過湖來。
117
《金山寺》 明·夢堂噩公
崢嶸兩岸市廛開,愛靜人尋此處來。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無地著塵埃。
塔擎燈影明云杪,船載鐘聲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風吹上妙高臺。
119
《游育王寺》 明·日本無名
偶來覽勝鄮峰境,山路行行雪作堆。
風攪空林饑虎嘯,云埋老樹斷猿哀。
抬頭東塔又西塔,移步前臺更后臺。
正是如來真境界,臘天香散一枝梅。
120
《寄題東林寺壁》 明·邵寶
雁門僧避胡塵來,匡廬山中尋講臺。
誰云凈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蓮花開。
蓮花開時千萬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淵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頭上巾。
* 關于塔臺的詩詞 描寫塔臺的詩詞 帶有塔臺的詩詞 包含塔臺的古詩詞(1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