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堪樂處的詩詞(239首)
63
《永遇樂·正好回頭》 元·王哲
正好回頭,堪當下手,搜尋密妙。
此個圓成,無教沉溺,須是令分曉。
火坑休認,凡籠莫入,兩事銳然先跳。
惺來后、贏取三光,時時頂戴相照。
65
《和趙章泉見寄二首》 宋·劉宰
先生人物眇應劉,千載詩亡獨泝流。
五字還堪薦郊廟,一官何事老林丘。
章泉樂處知何似,南澗良朋亦健不。
欲拜龐公何日是,夢隨飛鶴過山頭。
66
《呈章通判》 宋·陳宓
蚤歲曾從諸老游,溫恭儒雅更風流。
閩中善政皆堪紀,身外虛名底用求。
滿榼載春行樂處,長途未暑候如秋。
經年每恨過從少,況是難為兩月留。
68
《挽處士陳容》 宋·喻良能
歷數鄉閭老,誰知德齒尊。
無心游魏闕,有意樂丘園。
漫不沾三釜,真堪映九原。
涕洟歌楚些,已矣莫招魂。
69
《姚行簡撫干歸霅川》 宋·袁說友
一見油然慰所望,巾車更辱到他鄉。
相從樂處光陰速,索笑濃時意味長。
樽酒未堪留好客,湖山早已關歸艎。
秋來尚憶門前路,莫惜溪頭屢買航。
71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72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74
《雜詩》 唐·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青天無云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規一夜啼到明,美人獨在空房宿。
抒情
77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80
《采蓮舞》 宋·史浩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
霞舒絳彩,玉照鉛華。
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
朝回金闕,宴集瑤池。
* 關于堪樂處的詩詞 描寫堪樂處的詩詞 帶有堪樂處的詩詞 包含堪樂處的古詩詞(2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