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墮蒼的詩詞(256首)

    181 《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明·劉基

    先生清如玉壺冰,神閑志一精粹凝。
    玄黃健順六子承,和氣塊圠粗穢澄。
    沖虛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無能。
    火烏入海陰液升,鶉蛇受約不敢騰。

    182 《三堂書懷》 宋·吳則禮

    青春已復作許妙,蜀錦輕覆千林殷。
    愧無好語贈秦嶺,猶想柁樓縈戍山。
    少日清尊兼白墮,暮年華發與蒼顏。
    自憐飽作三堂夢,不在邊笳牧馬間。

    183 《贈趙子野》 宋·陳造

    長翁飲德腹為實,趙侯論交膠在漆。
    這曹未肯孤吟賞,車載鴟夷挽衰疾。
    樓前紅樹媚晴霽,樓間清風細披拂。
    崢嶸帝皞奪花事,仿佛江妃奏瑤瑟。

    184 《次韻楊樞視圩游隱靜》 宋·陳造

    勸相江糜畚鍤忙,卻回小隊訪山房。
    松風不約爐煙直,晝晷潛隨僧話長。
    政外輟閑知有味,區中得醉浪名鄉。
    銅丸好句長哦罷,坐聽驚猿墮莽蒼。

    185 《顏魯公祠堂詩》 宋·李廌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屯。

    186 《梓潼張孝女》 宋·李新

    七盤小阿張孝子,廬墓三年竭酸苦。
    楊塵篩上禿指尖,墮淚漣漣等秋雨。
    領長鶴脊不勝衣,手杖半銷縗百縷。
    彼蒼者天呼不聞,那知此女行高古。

    187 《再和》 宋·馮時行

    煌煌六世學,兀兀門亦專。
    耕道宜有秋,而我適旱乾。
    疏鬢日月邁,破衣霜雪單。
    誰謂四海寬,已覺一飽難。

    188 《和鮮于晉伯游臥龍》 宋·馮時行

    四十發已白,百謀無一成。
    林泉有夙志,芝朮寄晚程。
    人間好山水,往往盡經行。
    輒忌墮圭組,所至欲有營。

    189 《苦雨吟》 宋·曹勛

    巫山埋空曉光沒,寒入風聲散蕭瑟。
    滴瀝深摧十二峰,峽江漲白洗青壁。
    群陰寂寂蔽陽烏,搖蕩春愁滿南國。
    何當羲御駐中天,為我驅除風雨黑。

    190 《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 宋·胡寅

    林梢斜月墮金盆,接影蒼茫日霧翻。
    欲倚小欄收遁景,試憑長嘯卷遐昏。
    寒山濯濯空堆皺,野水瀰瀰不待源。
    莫道此亭觀覽富,未如賓日上天門。

    191 《次韻答友人四首》 宋·仲并

    久矣忘情豈用閒,已看要起示無還。
    自懷白發蒼顏客,不墮黃花翠竹間,顧我分為方外友,如公合上道家山。
    暇時及此頻相過,城北城南潯幾灣。

    192 《送臺石甫出關》 宋·李流謙

    臺君少年時,盛氣不可蓋。
    冀北駒墮地,過都如歷塊。
    未說兩石弓,談詩亦堅對。
    十年憂患繞,玄螭伏淺瀨。

    193 《游白石巖》 宋·樓鑰

    我游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194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195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196 《答審知見貽》 宋·趙蕃

    昔我墮極南,去茲千萬山。
    見面夫豈易,附書良亦難。
    官今聽之歸,連日乃獲語。
    洗蘇塵埃懷,如久旱得雨。

    197 《呈任邕州昭子言》 宋·趙蕃

    清江江上賢大夫,我所識者向楊胡。
    盤園近說在城郭,使君政剖邕州符。
    笑談雖阻親顏色,新詩往往流傳得。
    豈知舟楫復江湖,飄飄又墮清江側。

    198 《齊云樓》 宋·葉適

    天下雄諸侯,蘇州數一二。
    都會自昔稱,陪京今也貴。
    奕奕撰重樓,岧岧立平地。
    虛景混空蒼,囂聲收遠肆。

    199 《魏華甫鶴山書院》 宋·葉適

    蒼崖有頂我為廬,日君月妃崖十趨。
    梳風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許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
    曾經秦禍多散闕,鄭箋毛傳悲紛如。

    200 《吳江華嚴塔院贈了洪講師》 宋·葉適

    具區以為潴,吳江以為裨。
    自專一方浸,盡納海所遺。
    逝川無發嘆,麗澤可求師。
    昔人會心地,今為魚鳥資。

    * 關于墮蒼的詩詞 描寫墮蒼的詩詞 帶有墮蒼的詩詞 包含墮蒼的古詩詞(2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