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堆內的詩詞(68首)
41
《康郎山奉旨》 明·夏煜
三軍戰罷日重輪,好雨東來為洗塵。
絕壁秋聲清漱玉,白沙月色爛堆銀。
氣成龍虎知王者,兆應熊羆得老臣。
半夜內官催草檄,燭花影里繡衣新。
4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4
《讀書》 宋·陸游
讀書肝膽尚輪囷,蠹簡堆中著此身。
飽識三千余歲事,已為七十四年人。
鏡中衰鬢難藏老,海內虛名不救貧。
只欲從今都掃盡,剩沽春酒答新春。
46
《和舍弟中秋月》 宋·黃庭堅
高秋搖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叢。
纖塵不隔四維凈,寒光獨照萬象中。
少年氣與節物競,詩豪酒圣難爭鋒。
桓伊老驥思千里,尚能三弄當清風。
49
《題桃源》 宋·無名氏
遠近人家盡見招,小童環立總垂髫。
玄冰滿椀侵肌爽,絳雪堆盤入口消。
山內不知今晉代,座中猶自問秦朝。
夜深時向花前立,遙見雙株合鳳簫。
50
《茶磨二首》 宋·梅堯臣
楚匠斲山骨,折檀為轉臍。
乾坤人力內,日月蟻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
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51
《依韻和永叔戲作》 宋·梅堯臣
琵琶轉撥聲繁促,學作饑禽啄寒木。
木蠹生蟲細穴深,長啄歊鏗未充腹。
攏弦疊響入眾耳,發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蟬聲。
53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54
《和王仲甫病暑》 宋·晁補之
吳邦憚暑如蜂蠆,河曲還遭長日曬。
蔗漿金碗賴蠲煩,內托潛陰數為敗。
黃昏乍快風吹發,驅拊蚊虻坐明發。
青衫主簿氣如云,茂陵無事悲消渴。
55
《清江行》 宋·劉子翚
漁翁一棹老清波,稚子學語能漁歌。
日暮沙頭寒爇竹,雨余船角亂堆蓑。
鬻殘小鮮仍自膾,湖海茫茫醉鄉內。
夜闌酒渴漱寒流,月照蘆花上蓬背。
56
《新江行壽張憲亨泉》 宋·吳泳
君不見堯時伯禹作司空,應龍尾畫江道通。
又不見秦時李冰作太守,犀牛厭勝水晶走。
蜀江開鑿四萬八千載,二后英靈儼如在。
雖然陵谷有變遷,不響東流不曾改。
57
《虛空歌》 宋·張繼先
虛空蕩蕩無邊岸,日月東西互賓餞。
東賓西餞幾時休,生死場中如掣電。
本來真性同虛空,光明朗耀無昏蒙。
偶因一念落形休,為他生死迷西東。
* 關于堆內的詩詞 描寫堆內的詩詞 帶有堆內的詩詞 包含堆內的古詩詞(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