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遷漢歙東鄉,遷歙西鄉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級,茅田亹亹冠文場。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廟乾淳鴛鷺行。五世賢孫吾獲識,根源同是洛陽方。
多謝林僧亦好奇,新遺石匣我酬詩。鶴胎收卻云封裹,付囑山靈木客時。
云長鎮洞有時開,石匣終藏化鶴胎。千歲不須華表柱,飛鳴南向洞山來。
嶼花晚,山日長,蕙帶麻襦食草堂。一片水光飛入戶,千竿竹影亂登墻。園梅熟,家醞香。新濕頭巾不復篸,相看醉倒臥藜床。
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
清溪一派瀉揉藍。岸草毿毿。記得黃鸝語畫檐。喚狂里、醉重三。春風不動垂簾。似三五、初圓素蟾。鎮淚眼廉纖。何時歌舞,再和池南。
百郡怯登車千里輸流馬。乞得膠膠擾擾身,卻笑區區者。野水玉鳴渠,急雨珠跳瓦。一榻清風方是閑,真得歸來也。
寫景孤獨感傷
十里深窈窕,萬瓦碧參差。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綠橫溪。真得歸來笑語,方是閑中風月,剩費酒邊詩。點檢歌舞了,琴罷更圍棋。
酣春青鏡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半綠垂絲,正楚腰纖瘦,舞衣初試。燕客飄零,煙樹冷、青驄曾系。
學仙不成似炊沙,紫府著爾無閑衙。長生只在唇舌上,六十瞥眼風中花。江湖漂萍本無蒂,一囊書畫東西家。虛談火龍配水虎,豈見白蝠如烏鴉。
思公不見兮我心愁,渺八荒兮遠游。嚴祀事兮歲修,幾來下兮淹留,勤恤祈天兮惠澤同。如父母兮子孫謀,
龍龜不再出,誰能探真精。圖書天所付,手授之二程。欲知千載意,窗外草青青。
三十六宮中,手探足還躡。一元十二會,理亂在自睫。我欲從先生,□□□□□
性命同一原,誰能發其奧。茫茫太虛中,指出天與道。精思與力踐,千古為獨到。
石井初筮時,已將教為政。真成叔梁紇,有子為孔圣。至今鰲山下,過者莫不敬。
六經重刊定,炳炳如日月。毫分而樓析,反約以詳說。千載開我人,遺書□□□。
炎炎太平翁,誰敢觸其諱。乞梟之藁街,公乃明大義。至今讀諫疏,凜凜有生氣。
白馬魂空結,朱蛇讖豈真。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鼎鑊當年事,蒸嘗異代人。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匿孤聞縣幕,收骨有將軍。禁密趣烹客,心枯絕命文。淚痕臺北土,魂夢海東云。勸進同時士,麒麟自紀勛。
紫芝巖下寺,淡泊偶同居。身老計從拙,心親跡任疏。掃花風定后,題竹雨涼余。時得論清賞,篝燈夜榻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