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城南的詩詞(387首)

    341 《自南京之陳宿柘城》 宋·張耒

    荒城人稀荊棘老,野兔驚跳出寒草。
    蒼蒼落日黃云西,驅馬城邊尋古道。
    入門四顧皆桑田,居民三五依道邊。
    暮投佛寺下馬立,沖眼滿屋燃萁煙。

    342 《次韻寄李六弟濟南郡城橋亭之詩》 宋·黃庭堅

    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
    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
    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
    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

    343 《南城懷古 其一》 元·王冕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東海氣茫茫。
    銅駝蹤跡埋荒草,元菟風塵識戰場。
    禮樂可知新制度,山河誰問舊封疆?書生慷慨何多感,轉憶輪臺漢武皇。

    344 《南城懷古 其二》 元·王冕

    青山連壁是居庸,古北漁陽一線通。
    人物盡隨風土變,川原須是古今同。
    淡煙著柳金溝暗,小雨飛花玉殿空。
    昨夜角聲吹不起,老烏啼過建章宮。

    345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飛苔園》 宋·司馬光

    軍中富余暇,飛苔同城隈。
    雍容陪后乘,一一應劉才。

    346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緣云軒》 宋·司馬光

    逼漢敞巖,緣云結飛閣。
    東山草樹曛,致足登臨樂。

    347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供兵硙》 宋·司馬光

    晨暮響寒泉,飛輪駃風轉。
    土飽氣益振,輕與先零戰。

    348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褉堂》 宋·司馬光

    簫鼓震陽休,組練照芳洲。
    意氣坐中客,羞笑山陰游。

    349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迎薰亭》 宋·司馬光

    華館壓清波,坐待南風至。
    須知明牧賢,善達吾君意。

    350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柳湖》 宋·司馬光

    依依煙未歇,漠漠風初靜。
    浮花滿波面,不見參差影。

    351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延利渠》 宋·司馬光

    枝分清淺流,縱橫貫城市。
    還如恩在人,潤澤無終既。

    352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翠漪亭》 宋·司馬光

    雕檐日華動,滉瀁照漪漣。
    四月芰苛滿,不似在窮邊。

    353 《南征回京至界上驛先呈城中諸友》 宋·歐陽修

    朝云來少室,日暮向箕山。
    本以無心出,寧隨倦客還。
    春歸伊水綠,花晚洛橋閑。
    誰有余◇酒,相期一解顏。

    354 《陳留南城馬上簡李公年》 宋·賀鑄

    南郭何人卜筑幽,平田高樹帶清溝。
    隔墻野鳥啼晴晝,駐馬行人照白頭。
    二頃難尋歸老計,一樽宜結探春游。
    步兵不惜供廚費,更作東風數日留。

    355 《金堤客舍望南樂城》 宋·賀鑄

    黃流漫渙浸城根,煙火依微日欲昏。
    禾黍不登非政罪,居人猶得飽魚飧。

    356 《三奠子 同國器帥良佐仲澤置酒南陽故城》 元·元好問

    上高城置酒,遙望舂陵。
    興與廢,兩虛名。
    江山埋玉氣,草木動威靈。
    中原鹿,千年後,盡人爭。
    風云寤寢,鞍馬生平。
    鐘鼎上,幾書生。
    軍門高密策,田畝臥龍耕。
    南陽道,西山色,古今情。

    357 《臺城路·晨紅才射南窗影》 清·朱彝尊

    晨紅才射南窗影,犀帷被誰驚起。
    啅雀爭枝,寒梅吐萼,攪得雪花都墜。
    暗香簪未。
    早濕了當風畫羅衣袂。

    358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一鐵甕城》 宋·梅堯臣

    壍江以為池,增山以為壁。
    鐵甕喻其堅,金城非所敵。
    前朝經喪亂,曾是輕鋒鏑。
    覽古一徜徉,空聽漁浦笛。

    359 《姑蘇雜詠 采蓮涇(在城西南)》 明·高啟

    青房戢多子,采得儂心喜。
    今夜水風涼,君王宿船里。
    行處綠云迷,歌聲一道齊。
    回頭調越女,何似若耶溪?

    360 《徐記室賁北歸見訪南渚復送還城》 明·高啟

    初辭楚澤到吳村,訪舊嗟君古道存。
    欲治匆匆歸后計,難留款款坐中論。
    雪遲似讓梅先白,月早如愁樹已昏。
    此別終非前別遠,孤舟江上莫銷魂。

    * 關于城南的詩詞 描寫城南的詩詞 帶有城南的詩詞 包含城南的古詩詞(3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