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城保的詩詞(262首)

    21 《次韻答西城王尉二十韻》 宋·李新

    自慚井底蛙,邊幅徒自飾。
    行遇南山虎,引首叩白額。
    前后履尾者,鮮不死其側。
    長嘯激虛籟,陰風昏月夕。

    22 《送陳君保作吉赴廣漕》 宋·王邁

    昔我與君俱妙齡,同時棄貢鄉曲英。
    君攜令遜伯湖氏,天性好義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視名第鴻毛輕。
    此事今無古亦少,百鳥群中孤鳳鳴。

    23 《又次韻吳少保游雄楚樓及渚宮》 宋·項安世

    紅旗繡額上城頭,菱葉荷花下小舟。
    遵渚夷猶蕩佳月,倚天突兀對高秋。
    坡公句里東南水,杜老詩中西北樓。
    點化山川一刀匕,風流從此說吾州。

    24 《次韻鄂州吳少保南樓》 宋·項安世

    武昌城頭起高閣,下見二江爭一壑。
    滔滔還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惡。
    庾公當日此登臨,拊髀北風思遠略。
    檐開歷歷漢陽樹,多少雄心入開拓。

    25 《奉祠城西夜坐苑中即事》 宋·孔武仲

    喬林翳明星,林缺星粲然。
    長江闊咫尺,銀河為通川。
    爽氣浮襟裾,中夜不成眠。
    星轉轂而西,河逶迤以遷。
    惜此嘉景邁,無由駐青天。
    萬古留此境,誰保金石堅。
    徘徊吟華月,更欲隨飛仙。

    26 《西城行》 宋·釋文珦

    閒蹤無滯留,有興即行樂。
    崎嶇歷重丘,窈窕窮遠壑。
    遂步西城道,修墉帶高閎。
    門前高梐枑,喧喧歌吹聲。

    27 《謝張太保見訪》 宋·釋重顯

    老病還同葉半凋,經旬門掩夜蕭蕭。
    海城都護曾垂訪,一片清風慰寂寥。

    28 《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字韻》 宋·蘇頌

    寺本梁瓦棺,地臨吳建業。
    何人構虛亭,勝概壓危堞。
    巖扃豁常開,江練靜相協。
    洪濤雖震騰,迅流終妥帖。

    29 《還自伊山過金城宿覺慧寺贈始寧禪師》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處處逐流水。
    舟行鑒影中,塵埃不須洗。
    人言田間苦,我言田舍好。
    濁醪三兩杯,沈憂積如掃。

    30 《崧高》 先秦·佚名

    崧高維岳,駿極于天。
    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四國于蕃。

    詩經贊頌

    31 《烝民》 先秦·佚名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監有周,昭假于下。
    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詩經離別

    32 《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 唐·李適

    至化恒在宥,保和茲息人。
    推誠撫諸夏,與物長為春。
    仲月風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時協金奏,賜宴同群臣。
    絲竹豈云樂,忠賢惟所親。
    庶洽朝野意,曠然天地均。

    33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唐·楊炯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動縉紳。
    盛名恒不隕,歷代幾相因。
    街巷涂山曲,門閭洛水濱。

    34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唐·楊炯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動縉紳。
    盛名恒不隕,歷代幾相因。
    街巷涂山曲,門閭洛水濱。

    35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
    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
    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詠物竹子抒懷

    36 《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唐·元希聲

    東南之美,生于會稽。
    牛斗之氣,蓄于昆溪。
    有瑤者玉,連城是齊。
    有威者鳳,非梧不棲。

    37 《襄陽行》 唐·張潮

    玉盤轉明珠,君心無定準。
    昨見襄陽客,剩說襄陽好無盡。
    襄漢水,峴山垂,漢水東流風北吹。
    只言一世長嬌寵,

    38 《和從叔祿愔元日早朝》 唐·李元操

    銅渾變秋節,玉律動年灰。
    曖曖城霞旦,隱隱禁門開。
    眾靈湊仙府,百神朝帝臺。
    葉令雙鳧至,梁王駟馬來。

    39 《邯鄲宮人怨》 唐·崔顥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里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母兄憐愛無儔侶,五歲名為阿嬌女。

    40 《邯鄲宮人怨》 唐·崔顥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里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母兄憐愛無儔侶,五歲名為阿嬌女。

    女子送別情郎

    * 關于城保的詩詞 描寫城保的詩詞 帶有城保的詩詞 包含城保的古詩詞(2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