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埋沒的詩詞(243首)
181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183
《戀香衾》 宋·呂渭老
記得花陰同攜手,指定日、許我同歡。
喚做真成,耳熱心安。
打疊從來不成器,待做個、平地神仙。
又卻不成些事,驀地心殘。
184
《浣溪沙》 宋·史浩
索得玄珠也是呆。
人人有分莫胡猜。
頂門一眼鎮長開。
路斷玉關無轍跡,雪埋蔥嶺沒根栽。
始稱達摩不曾來。
185
《小重山》 宋·李萊老
畫檐簪柳碧如城。
一簾幾雨里,近清明。
吹簫門巷冷無聲。
梨花月,今夜負中庭。
遠岫斂修顰。
春愁吟入譜,付鶯鶯。
紅塵沒馬翠埋輪。
西泠曲,歡夢絮飄零。
186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187
《勾踐滅吳》 先秦·佚名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勵志歷史故事
190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195
《對花》 宋·黃庶
詩昔甫白在,造化困刀尺。
我生幾年后,浪自鐫頑石。
對花雖把筆,好句恨莫得。
耒陽與采石,孤墳沒荊棘。
196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97
《題春草圖》 明·黃云
野燒痕回一雨過,村童放牧散平坡。
禰衡洲畔埋愁遠,建業城邊積恨多。
誰見夜深嘶石馬,那知歲久沒銅駝。
江淹賦別魂銷處,春水遙連漫綠波。
198
《賈司倉祠堂》 宋·常勉
自古才難達,司倉與世乖。
官雖為言謫,名不共身埋。
龕像塵昏壁,詩魂月滿齋。
孤墳沒秋草,客到重傷懷。
199
《題戴溪亭》 宋·林東
溪亭故事幾年華,來值秋霖眺望賒。
云障山巒多少處,雨埋煙火兩三家。
水肥去馬行高阪,汀沒閒鷗上淺沙。
誰是子猷誰是戴,小船杯酒興無涯。
200
《偈二首》 宋·釋端裕
德山入門便棒,多向皮袋里埋蹤。
臨濟入門便喝,總在聲塵中出沒。
若是英靈衲子,直須足下風生,超越古今途轍。
* 關于埋沒的詩詞 描寫埋沒的詩詞 帶有埋沒的詩詞 包含埋沒的古詩詞(2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