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埋子的詩詞(494首)

    41 《錢子高挽歌二首》 宋·司馬光

    煒燁偉家學,連翩射策榮。
    走丸過省閣,破竹取公卿。
    埋玉嗟何早,為山惜未成。
    空令澤官友,相顧淚縱橫。

    42 《讀蟠桃詩寄子美》 宋·歐陽修

    韓孟於文詞,兩雄力相當。
    篇章綴談笑,雷電擊幽荒。
    眾鳥誰敢和,鳴鳳呼其凰。
    孟窮苦累累,韓富浩穰穰。

    43 《王迥子高挽章五首》 宋·賀鑄

    蕭散竹林風,平生約略同。
    官班魏叔夜,年輩晉安豐。
    民詠濡須政,朝推{左月右旬}{左月右忍}功。
    九原無復作,埋玉恨何窮。

    44 《三奠子 同國器帥良佐仲澤置酒南陽故城》 元·元好問

    上高城置酒,遙望舂陵。
    興與廢,兩虛名。
    江山埋玉氣,草木動威靈。
    中原鹿,千年後,盡人爭。
    風云寤寢,鞍馬生平。
    鐘鼎上,幾書生。
    軍門高密策,田畝臥龍耕。
    南陽道,西山色,古今情。

    45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 宋·梅堯臣

    高廣五寸棺,埋此千歲恨。
    至愛割難斷,剛性挫以鈍。
    淚傷染衣班,花惜落蔕嫩。
    天地既許生,生之何遽困。

    46 《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 宋·梅堯臣

    平生性忠厚,所守必尊君。
    面實賢愚混,心惟白黑分。
    事光中執法,書集右將軍。
    天意苦埋沒,北邙松柏墳。

    47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明·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
    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48 《挽盧氏子考功》 宋·劉克莊

    二難不在機云下,猶記聯翩入洛來。
    方喜朱弦將迭奏,忽驚白璧已雙埋。
    守曹參法曾傳髓,效玉川詩亦奪胎。
    愁絕象賢肇家傳,夜窗三復有馀哀。

    49 《憶毛易甫薛子舒》 宋·劉克莊

    昔在江東會集時,二君獨許話心期。
    春風蕭寺同登塔,落日荒臺共讀碑。
    百吏染毫供草檄,萬花圍席看題詩。
    那知數尺無情土,別后雙埋玉樹枝。

    50 《居厚弟乞以礙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請族子有》 宋·劉克莊

    回貤異渥未之聞,凜凜乾淳生氣存。
    頻對青藜真濟美,雖埋玉樹尚追尊。
    奉新鸞誥陳幽壤,距小麟臺只近村。
    太息琰玄皆耄矣,誄成姑以寢為園。

    51 《秋夜有懷傅至叔太博父子》 宋·劉克莊

    憶昔游君父子間,高才窮力莫追攀。
    讀書眾壑歸滄海,下筆微云起太山。
    幼嗣尚存宗武在,遺文難附所忠還。
    荒丘衰草埋雙璧,兀坐空齋涕自潸。

    52 《次韻子權見寄》 宋·王令

    當世雄圖不可懷,退居蒿艾自沉埋。
    門無來足荊生道,病不能鋤草上階。
    自是直方違世易,況將疏懶合人乖。
    無由與子同樵種,回首平林浪可柴。

    53 《和子平吊猿》 宋·文同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遠相寄。
    來時野性已馴熟,趫捷輕便殊可憙。
    呼來遣去會人語,一成已絕歸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54 《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 宋·文同

    子由在陳窮于丘,正若淺港橫巨舟。
    每朝升堂講書罷,緊合兩眼深埋頭。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屬他人羞。
    猶勝俁俁彼賢者,手把翟籥隨群優。

    55 《曾子宣郡太挽詞二首》 宋·蘇轍

    族大徽音遠,年高福祚多。
    生兒盡龍虎,封國裂山河。
    象服驚初掩,埋文信不磨。
    送車江郭滿,咽絕聽哀歌。

    56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 宋·蘇轍

    風雨來無定,泥涂日向深。
    直埋今夜月,真失眾人心。
    云外天衢凈,人間濁霧侵。
    幽人久不寐,起坐夜愔愔。

    57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二詛楚文》 宋·蘇轍

    詛楚楚如桀,詛秦秦則紂。
    桀罪使信然,紂語安足受。
    牲肥酒醪潔,夸誕鬼不佑。
    鬼非東諸侯,豈信辯士口。

    58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 宋·蘇轍

    神仙避世守關門,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歸鴉自識村。
    君欲留身記幽寂,直將山外比羌渾。

    59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八秦穆公墓》 宋·蘇轍

    泉上秦伯墳,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當年不幸見迫脅,詩人尚記臨穴惴。
    豈如田橫海中客,中原皆漢無報所。

    60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宋·蘇轍

    大秦遙可說,高虎見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種麥,僧魯不求禪。
    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

    * 關于埋子的詩詞 描寫埋子的詩詞 帶有埋子的詩詞 包含埋子的古詩詞(4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