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姑悟道,猛烈難比。便把鏡樓摔碎。識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一志蓬頭垢面,便披蓑、策杖頂笠。
我發日已疏,尚喜鬢未斑。晴朝試一沐,但覺盤水寬。千梳發清快,凜凜肌骨寒。脫落等秋籜,光潤如春巒。
刮垢磨光碧色深,日華穿漏解云陰。十分疑是仙人鏡,照見茫茫萬古心。
恭惟方寸心,表里無將兇。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鏡。時開復時闔,靜定動亦定。孰為磨且奩,塵垢敢吾競。
天未喪斯文,遁翁續思孟。戒慎恐懼傳,源流獨也正。□□中節情,未發為善性。人己不睹聞,了無一可偵。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當尋蹊徑。每嘆修身錯路,譬如飲藥加病。逢人須是問津,有心未免擊磬。況遇先覺先知,早明不垢不凈。
我交半天下,頗接金石友。相逢便論心,已別更回首。三年厄兵火,水陸東南走。風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藪。
東軒記待月,從筆說性命。豈惟不知月,實亦不知性。文雖歐蘇工,理至閏洛定。人心如明月,塵垢失清凈。
雖知體自虛空性,如理深淵融一鏡。萬象森羅沒處藏,摩尼離垢當清凈。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迷時不見,在處煩惱。悟時無相,如日杲杲。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塵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