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垂露的詩詞(998首)

    601 《題圣果寺介亭詩》 宋·丘濬

    金商肅肅淬龍淵,白曉揮開東北天。
    天孫引下翡翠煙,層層堆列參井邊。
    便於裸壤蟠危巔,城雉岧峣暗接連。
    地祇欲誇融結權,蘚花斸破蟄蟲遷。

    602 《愛民堂為涪陵盧使君題》 宋·沈繼祖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
    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603 《又次韻楊梅三絕句》 宋·史彌寧

    財到南村六月時,累累紅紫玉低垂。
    筠籠送似露猶濕,更費支郎七字詩。

    604 《詠月桂峰桂子》 宋·釋慈永

    丹桂生瑤寶,千年會一時。
    偏從天竺落,只向月宮知。
    出海冰輪滿,當軒玉樹遲。
    清暉含遠嶠,接影下空墀。
    金氣風初勁,銀河露恐垂。
    嬋娟應悵望,果爾見蛾眉。

    605 《題寶山廣嚴院》 宋·釋善建

    垂手紅塵古所難,近天尺五啟禪關。
    玉繩低轉檐楹外,宮漏微傳幾席間。
    云響度聲何處笛,翠棱當戶越州山。
    夢回露滴松梢冷,月在三茅萬境間。

    606 《頌古二十七首》 宋·釋云賁

    一足垂來新點眼,嶺頭功德已圓成。
    長髭只怕精神露,卻指紅爐片雪輕。

    607 《偈三首》 宋·釋祖珠

    玉露垂青草,金鳳動白蘋。
    一聲寒雁叫,喚起未惶人。

    608 《放生慈濟法門》 宋·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609 《八月十四夜》 宋·孫復

    銀漢無聲露暗垂,玉蟾初上欲圓時。
    清樽素瑟宜先賞,明夜陰晴不可知。

    610 《古詩二首》 宋·陶應靁

    仙人降瑤席,風露清壇場。
    朗詠玉書文,遙上綠云章。
    閶闔啟中夜,五色垂景光。
    霓旌導絳節,授以長生方。

    611 《琴歌》 宋·王謹禮

    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琴空弦咽,宵淚誰憐此夜心。

    612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613 《水心先生墓下作》 宋·王汶

    排云止殊庭,備物儼神道。
    含酸步逶迤,積疹思遐漂。
    乘風來帝旁,駕說落窮島。
    百圣集會期,萬化資斧藻。

    614 《題龍潭石》 宋·吳彥夔

    云山隱隱草芊芊,水色迷離怪石邊。
    百囀黃鸝消永日,千尋白練映長天。
    竹垂清露添詩硯,燕蹴飛花落舞筵。
    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攜酒望前川。

    615 《御苑采茶歌十首》 宋·熊蕃

    鳳山日日滃非煙,剩得三春雨露天。
    棠坼淺紅酣一笑,柳垂淡綠困三眠。

    616 《涵碧亭》 宋·許復道

    繞竹沿崖一徑垂,穿山飛玉落芳池。
    林深坐覺塵埃遠,巖潤長含雨露滋。
    雙鯉對浮波面石,一綸難擲掌中絲。
    月明歸路煙霞外,更與山公再訂期。

    617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618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619 《和曾無疑》 宋·楊長孺

    雪舟不肯半涂回,直到荒林意盛哉。
    籬菊苞時披宿霧,林犀香里絕織埃。
    錦心繡口垂金薤,月露天漿貯玉杯。
    八十仙翁能許健,片云得得出巢來。

    620 《西郊晚步》 宋·楊學李

    江城五月風雨余,嶺南地僻少馳驅。
    政余長日無與俱,尋幽步屧城西隅。
    地平山遠迷綠蕪,垂陽深處聞鷓鴣。
    縈紆小徑逅浮圖,松風夾道如笙竽。

    * 關于垂露的詩詞 描寫垂露的詩詞 帶有垂露的詩詞 包含垂露的古詩詞(9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