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壇風的詩詞(817首)

    81 《醮壇》 宋·陳巖

    粲粲無塵一石平,向來此地步虛聲。
    薜蘿今繞空山里,千古清風竇子明。

    82 《丁丑別金壇劉漫塘七首》 宋·杜范

    北風吹夏律,草木塵沙昏。
    枝葉曾未害,根本難具論。
    肉食謀何有,家食徒殷勤。
    誰能起東山,掃翳扶朝暾。

    83 《寄題云屋趙資敬啟蒙亭風雩亭二首》 宋·方回

    昔人筑雩壇,群巫此歌舞。
    驕陽煽蘊隆,吁嘆以降雨。
    良辰歲時和,遺跡林壑古。
    枯卉換槁葉,芳荑抽宿莽。

    84 《次韻宗郎中師仁見示古風》 宋·喻良能

    平生癖瘀詩,業債馀清凈。
    但已心孔開,敢夸筆鋒勁。
    疾書或欹斜,所向必雅正。
    顧慚非晉人,出語那韻勝。

    85 《熙寧祭風師五首》 隋代·佚名

    飄飄而來,淅瀝而下。
    爰張其入,爰整其駕。
    有豆有登,有兆有壇。
    弭旌柅輈,降止且安。

    86 《熙寧祭風師五首》 隋代·佚名

    粟粟壇坫,載是豆觴。
    醇烈氤氳,普薦芬芳。
    酌之維宜,獻之維時。
    民有報侑,靈用安之。

    87 《熙寧祭風師五首》 隋代·佚名

    飄飄而來,淅瀝而下。
    爰張其入,爰整其駕。
    有豆有登,有兆有壇。
    弭旌柅輈,降止且安。

    88 《熙寧祭風師五首》 隋代·佚名

    粟粟壇坫,載是豆觴。
    醇烈氤氳,普薦芬芳。
    酌之維宜,獻之維時。
    民有報侑,靈用安之。

    89 《詠司馬彪續漢志》 唐·李世民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
    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90 《餞王晙巡邊》 唐·李隆基

    振武威荒服,揚文肅遠墟。
    金壇申將禮,玉節授軍符。
    免胄三方外,銜刀萬里馀。
    昔時吳會靜,今日虜庭虛。

    91 《題彭州陽平化》 唐·徐氏

    尋真游勝境,巡禮到陽平。
    水遠波瀾碧,山高氣象清。
    殿嚴孫氏貌,碑暗系師名。
    夜月登壇醮,松風森磬聲。

    92 《題彭州陽平化》 唐·徐氏

    云浮翠輦屆陽平,真似驂鸞到上清。
    風起半厓聞虎嘯,雨來當面見龍行。
    晚尋水澗聽松韻,夜上星壇看月明。
    長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錦城生。

    93 《郊廟歌辭·祀九宮貴神樂章·豫和》 唐·佚名

    于昭上穹,臨下有光。
    羽翼五佐,周流八荒。
    誰其饗之,時文對揚。
    虞經夏典,茲禮未遑。

    94 《郊廟歌辭·祭太社樂章·雍和》 唐·佚名

    美報崇本,嚴恭展事。
    受露疏壇,承風啟地。
    絜粢登俎,醇犧入饋。
    介福遠流,群生畢遂。

    95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真和》 唐·佚名

    玉磬含香,金爐既馥。
    風馭泠泠,云壇肅肅。
    杳歸大象,霈流嘉福。
    俾寧萬邦,無思不服。

    96 《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唐·駱賓王

    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群,馮深負固結妖氛。
    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受律動將軍。
    將軍擁旄宣廟略,戰士橫行靜夷落。

    97 《州城西園入齋祠社》 唐·陳叔達

    升壇預潔祀,詰早肅分司。
    達氣風霜積,登光日色遲。
    農教先八政,陽和秩四時。
    祈年服垂冕,告幣動褰帷。

    98 《在巂州遙敘封禪》 唐·李義府

    天齊標巨鎮,日觀啟崇期。
    岧峣臨渤澥,隱嶙控河沂。
    眺迥分吳乘,凌高屬漢祠。
    建岳誠為長,升功諒在茲。

    99 《贈李榮道士》 唐·盧照鄰

    錦節銜天使,瓊仙駕羽君。
    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濆。
    圓洞開丹鼎,方壇聚絳云。
    寶貺幽難識,空歌迥易分。

    100 《奉和圣制燭龍齋祭》 唐·張九齡

    上帝臨下,鑒亦有光。
    孰云陰騭,惟圣克彰。
    六月徂暑,四郊愆陽。

    春色凄苦身世

    * 關于壇風的詩詞 描寫壇風的詩詞 帶有壇風的詩詞 包含壇風的古詩詞(8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