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壇松的詩詞(320首)

    181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182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183 《宿連云樓》 宋·陳壺中

    自愛山樓宿,微吟北興濃。
    憑闌最深處,見月在高峰。
    清唳來孤鶴,新涼生數松。
    葛壇名已遠,何處覓仙蹤。

    184 《石千里來自崑山陳闊未幾倏爾言別輒成詩少舒》 宋·陳之茂

    烏鵲巢空壇,鸞鳳伏荊杞。
    懷抱發永嘆,感深念君子。
    斯人在空谷,弗御紈與綺。
    松柏培不榮,芝蘭種不起。
    浩浩歲月移,日暮雪霜底。
    物理固非常,循環有終始。
    但保千金軀,清尊傾綠蟻。

    185 《題梅山》 宋·范仁仲

    袖凜摧奸劍拂霜,奈何不報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漢諸王百沸湯。
    便覓赤松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揚。
    想疑九轉丹成后,憤吐精衷訴玉皇。

    186 《題九仙宮》 宋·高獻民

    迢遞尋真到紫壇,參差樓閣倚層巒。
    三株樹古巢玄鶴,五粒松低下素鸞。
    煙暖芝田應有玉,樹封藥灶已無丹。
    昔人跨鯉歸何處,彷佛中天月影寒。

    187 《游洞霄宮》 宋·黃常吉

    山鎖清溪溪鎖峰,溪光山色兩怡融。
    松枝點滴衣夾雨,云葉飄揚巖際風。
    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壇乳竇自相通。
    我生已幸塵緣薄,擬結茅廬天柱東。

    188 《竹》 宋·賈似道

    松陰半壇日,竹聲一檻秋。
    每番看鶴過,疑似有仙游。

    189 《手植檜》 宋·孔舜亮

    圣人嘉異種,移對誦弦堂。
    雙本無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順,在紐象乾綱。
    影覆詩書府,根盤禮義鄉。

    190 《宿橫山禱雨》 宋·林棐

    寸心憂國原年豐,曉挈楓香入翠峰。
    幸有一壇瞻斗象,豈無尺水起淵龍。
    松風不住雨聲碎,嵐霧常隨云氣濃。
    原覓大瓢一滴水,三符需夢慰三農。

    191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192 《題簡寂觀》 宋·錢聞禮

    先生舊隱在廬山,幽谷千年竹萬竿。
    偃松拂盡煎茶石,苦筍撐開禮斗壇。

    193 《偶成》 宋·沈說

    讀罷黃庭一卷經,磬殘煙冷夜壇清。
    月明何處人開戶,驚起松梢睡鶴鳴。

    194 《真人洞》 宋·釋圓悟

    捫葛敲幽戶,空山得遍觀。
    云離朝拜石,苔積上升壇。
    秋晚澗聲澀,月明松影寒。
    真人不可遇,誰復此燒丹。

    195 《山中》 宋·宋無

    半嶺松聲樵客分,一溪春草鹿成群。
    采芝人人翠微去,丹寵石壇空白云。

    196 《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 宋·蘇舜元

    白石太古水,蒼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變,身世逗留增。
    橋與飛霞亂,人間獨鳥升。
    風泉冷相搏,樓閣暮逾澄。

    197 《桐柏觀》 宋·孫何

    玉壇三級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幾重。
    羽客有時來駕鶴,王人無歲不投龍。
    微吟海月生巖桂,長嘯天風起潤松。
    司馬先生何處去,篆碑猶有白云封。

    198 《簡寂觀作》 宋·孫邁

    松接朝天路,鐘聞賈客船。
    醮壇秋有月,丹井古無泉。

    199 《明福觀》 宋·王傅

    泉源山下延平曠,路入松關起清爽。
    飛云西峙積翠臺,突兀三千六百丈。
    杏花片片鋪金壇,天風吹桂香漫山。
    游人盡去蘿月上,覺人身世非人間。

    200 《梅仙山》 宋·王克功

    芒屩支藤上翠微,長松影里叩柴扉。
    石壇丹灶蒼苔冷,天闊風高鶴不歸。

    * 關于壇松的詩詞 描寫壇松的詩詞 帶有壇松的詩詞 包含壇松的古詩詞(3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