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雁的詩詞(967首)
901
《哭藝堂湯先生》 宋·劉黻
天地之性人為貴,四骸仁義一只具。
先生領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獨觀昭曠原,學不師傳能自悟。
真貧不撓萬境融,實行已熟群□□。
902
《思親》 宋·劉黻
擬著青衫歸拜親,青衫示著已危身。
鴉山地阻無書到,雁蕩峰高有夢頻。
節物荒涼嗟遠客,家庭笑語愧鄉人。
葵心但秉丹衷在,冬極從來又有春。
903
《餞盛影則教授》 宋·林景熙
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鶴凌虛墮霜羽。
洞中石髓流不乾,圣泉寫入君肺腑。
潘江陸海一目盡,自提修綆汲千古。
碧芹水泠涵夜燈,丹鳳山空鳴曉鼓。
904
《寄葛秋巖》 宋·林景熙
吳地繁華半劫灰,故山秋遠夢頻回。
琵琶亭老春風棹,桑落洲寒夜雨杯。
歲月悠悠人幾換,關河渺渺雁空來。
酒酣欲寄登臨眼,黃葉斜陽滿廢臺。
907
《鄭氏西莊》 宋·林景熙
不踏紅塵道,結廬依水鄉。
遠峰開宿雨,高樹表初陽。
犢臥野門寂,雁飛秋稻香。
午橋花竹地,回首已凄涼。
908
《南囿秋風》 明·李東陽
別苑臨城輦路開,天風昨夜起宮槐。
秋隨萬馬嘶空至,曉送千旓拂地來。
落雁遠驚云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
宸游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
909
《上藍寺吸江樓》 宋·艾性夫
拔地連云百尺樓,長風斷雁十分秋。
絕無山硋天空闊,獨與江鄰水拍浮。
潭底老龍眠屋影,雨余雌霓跨簾鉤。
愁來莫倚闌干北,一縷烽煙是汴州。
910
《番城晚眺》 宋·艾性夫
獨眺秋愈遠,孤城日漸曛。
地平浮楚澤,天闊見吳云。
風靜漁歌合,波搖雁影分。
未應陵谷變,不得問番君。
911
《棠渡初雪》 宋·艾性夫
雪風吹凍冰人須,老梅著花明矮籬。
黃蘆蕭蕭白雁落,野樹歷歷青猿啼。
旗亭有酒味苦短,地爐濕薪煙粗暖。
五陵狎客不下樓,紅金火閣玻璃盌。
915
《江上》 宋·晁公溯
江淺晴沙風,山高細路分。
老藤維墮石,遠樹掛殘云。
燕雁遙難到,巴鶯暖遂聞。
花飛少顏色,委地自紛紛。
916
《曉望》 宋·晁公溯
城上高樓出女墻,遙看初日尚蒼涼。
松邊淅瀝風成響,草際晶熒露有光。
樂歲共歌羊考牧,新春不與雁還鄉。
圣時愿報收輿地,快自襄陽下洛陽。
917
《宿東林寺》 宋·陳杰
遠公招隱處,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只出,谷虛天籟聞。
挑燈過雁盡,得句曉窗分。
不寐關何事,幽棲意自欣。
919
《歸去來辭》 宋·陳普
歸去來兮,吾生復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臺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920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 關于地雁的詩詞 描寫地雁的詩詞 帶有地雁的詩詞 包含地雁的古詩詞(9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