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鏡的詩詞(702首)
562
《同鄭禹功登巾子山》 宋·曾幾
天臺雁蕩天下奇,豈不欲往官縛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癡。
今晨排遣簿書了,往赴鄭老同幽期。
羊腸轉盡得蘭若,飛鳥不到云雨垂。
564
《漫郎》 宋·陳與義
漫郎功業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
黑白半頭明鏡里,丹青千樹惡風前。
星霜屢費驚人句,天地元須使鬼錢。
踏破九州無一事,只今分付結跏禪。
565
《范漕季克云坡》 宋·洪咨夔
西來一鶴山澤臞,春風六轡閑且都。
公余鏡月晝陰寂,睡起手校群芳圖。
海棠酣透燕王邸,豹血深染重氍毹。
昌南別派更奇絕,豐容靚飾香生膚。
566
《純陽會》 宋·白玉蟾
一點薰風舞綠槐,祝融袞火從南來。
海棠落地蜂蝶去,池館無人蓮未開。
溶溶一掬清和髓,純乾已作牝馬矣。
岳瀆將此英雄氣,收來頓在葫蘆里。
567
《穢跡贊》 宋·白玉蟾
寶杵動時天地黑,鐶鈴震處鬼神驚。
釋迦臨入涅槃日,六慾天中現此身。
現此身,無邊際。
太圓鏡中點檢看,個個三頭并六臂。
568
《一覽亭》 宋·白玉蟾
千山萬山從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來登此一覽亭,東望長江渺無極。
煙飛松塢曉蒼凝,雨過竹林晚翠滴。
人家樓閣下參差,天宇云霞上郁密。
571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573
《題高都監新亭》 宋·魏野
高氏創高亭,亭因地得名。
半空云咫尺,百里鏡分明。
襟帶山圍陜,咽喉地接京。
晝閑多待士,時靜少論兵。
鐘磬聞蓮舍,槍旗見柳營。
吾廬正相望,不似在重城。
576
《南屏》 宋·朱翌
早來風定絕塵霾,掃地如鏡窗盡開。
昏明四望移遠近,晝夜兩湖分去來。
577
《南園用端中韻》 宋·朱翌
有韓太尉淮陰家,十年種木今開花。
松陰漸可張翠葆,桃蹊久已蒸紅霞。
早來雨過著芒屩,曲沼鏡平清見沙。
道人從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務華。
578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579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580
《皇媧補天謠》 元·楊維楨
盤皇開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墮天狗。
璇樞缺壞奔星斗,輪雞環兔愁飛走。
圣媧巧手煉奇石,飛廉鼓鞲虞淵赤。
紅絲穿餅補天空,太虛一碧玻璃色。
* 關于地鏡的詩詞 描寫地鏡的詩詞 帶有地鏡的詩詞 包含地鏡的古詩詞(7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