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目的詩詞(1258首)
301
《游靈巖記》 明·高啟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游之遺處也。
辭賦精選紀游諷刺
302
《雪竇游志》 元·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游記散文寫景
303
《過云木冰記》 清·黃宗羲
歲在壬午,余與晦木澤望入四明,自雪竇返至過云。
雰靄淟濁,蒸滿山谷,云亂不飛,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夜行撤燭,霧露沾衣,嵐寒折骨,相視褫氣。
呼嗟咽續,忽爾冥霽地表。
辭賦精選紀游
304
《游虞山記》 清·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
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
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辭賦精選狀物寫景
311
《鳳銜杯》 宋·晏殊
青蘋昨夜秋風起。
無限個、露蓮相倚。
獨憑朱闌、愁望晴天際。
空目斷、遙山翠。
彩箋長,錦書細。
誰信道、兩情難寄。
可惜良辰好景、歡娛地。
只恁空憔悴。
312
《踏莎行·祖席離歌》 宋·晏殊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
香塵已隔猶回面。
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
斜陽只送平波遠。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送別
313
《鵲橋仙》 宋·杜安世
別離情緒,多方開解,卻免厭厭似醉。
樓高終日倚闌干,目斷有、千山萬水。
妖嬈薄媚,不禁拋擺,漸覺肌膚瘦悴。
當初相見偶然間,不喚作、如今恁地。
314
《鵲橋仙》 宋·韋驤
歲華將暮,寒林蕭索,極目凍云垂地。
官梅忽見一枝芳,便頓覺、新春情味。
小筵開處,歌喉清婉,舞態蹁躚爭媚。
沈腰潘鬢兩休論,共舉白、何須惜醉。
316
《望海潮》 宋·晁端禮
高陽方面,河間都會,三關地最稱雄。
粉堞萬層,金城百雉,樓橫一帶長虹。
煙素斂晴空。
正望迷平野,目斷飛鴻。
寫雨
317
《鷓鴣天》 宋·晁端禮
不得目睹盛事,姑詠所聞萬一而已
霜壓天街不動塵。
千官環珮賀成禋。
三竿閶闔樓邊日,五色蓬萊頂上云。
隨步輦,卷香裀。
六宮紅粉倍添春。
樂章近與中聲合,一片仙韶特地新。
寓理
319
《蝶戀花》 宋·秦觀
語燕飛來驚晝睡。
起步花闌,更覺無情緒。
綠草離離蝴蝶戲。
南園正是相思地。
池上晚來微雨霽。
楊柳芙蓉,已作新涼味。
目斷云山君不至。
香醪著意催人醉。
* 關于地目的詩詞 描寫地目的詩詞 帶有地目的詩詞 包含地目的古詩詞(12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