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明的詩詞(4476首)

    361 《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 宋·方回

    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無濁流。
    顏子先四勿,韻冕患不優。
    曾子貴者三,豈于籩豆求。

    362 《寄王褒伯和明舉韻二首》 宋·郭印

    天涯初得子,氣味巧相如。
    地遠頻勞夢,心通少寄書。
    月亭空想像,風閣屢踟躕。
    別后無窮意,相逢只挽裾。

    363 《仁壽縣后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 宋·郭印

    虛亭突兀枕崇岡,玉宇無風秋自涼。
    地闊群山爭逶迤,天低遠樹立微茫。
    陰晴易辨云霞色,曉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364 《按部留小詩命男明復同賦》 宋·郭印

    地涉云安境,山居燕子龕。
    簾垂看急溜,蓋偃得修楠。
    牢落前賢跡,光明古佛庵。
    幽禽知客至,一一解玄談。

    365 《題明皇按樂圖》 宋·黃庚

    五鳳樓前沸管弦,春宵花暖月娟娟。
    纖腰舞到霓裳曲,驚起豬龍地上眠。

    366 《先仲微仲純仲三兄過普明寺賞雪分韻得飲字》 宋·李處權

    涉春徂冬禱雨雪,皇天靳此云何甚。
    兒童曉報六花飛,失喜鉤窗猶屢審。
    荒渠斷溜冰已合,度雁停號口應噤。
    望中玉樹散枝柯,二室峰巒張素錦。

    367 《明月入我牖》 宋·李復

    明月入我牖,娟娟滿衣裳。
    驚風飄疏竹,凌亂舞清光。
    靜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長。
    卻思古人書,探編開縹囊。

    368 《松明》 宋·李復

    亢龍泄流津,津融身自化。
    蒼鱗困摧剝,古鬣漸凋謝。
    無地逃斧斤,豈愿耀深夜。
    萬牛空回首,躊躇嘆廣廈。

    369 《中庭霜夜月明如晝效李長吉體》 宋·釋寶曇

    庭空若無地,霜月不自寒。
    姮娥天上人,臘月猶冰紈。
    放開玻璃鏡,轉向碧玉盤。
    人間水晶域,萬象梨花團。

    370 《為王公明樞密壽》 宋·釋寶曇

    老子當年此日生,麒麟元在地中行。
    豈惟諤諤人爭忌,亦對堂堂目屢驚。
    持國尚卑千斛力,總戎曾作萬夫城。
    經綸不似書癡絕,堪與君王造太平。

    371 《途次走筆送張明府之都城》 宋·釋紹嵩

    原下相逢便別離,故人特地為嗟咨。
    高灘落日光零亂,春水涵波綠渺瀰。
    四壁一身長客夢,三年兩作送君詩。
    紫垣名士推揚切,會向天庭振羽儀。

    372 《明鑒先生》 宋·釋心月

    支干念二金釘子,變態無窮無盡時。
    盡大地人都釘定,先生知后更誰知。

    373 《送無作上人之四明》 宋·釋行海

    天地蕭蕭萬木乾,獨搖金錫下長安。
    從來作客今如此。
    始欲留君亦自難。
    帆帶北風潮信急,雪迷南國雁聲寒。
    分明一片相思意,湖上青山誰共看。

    374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大光明藏》 宋·釋正覺

    衲僧撥轉鐵牛機,默耀靈通底是誰。
    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
    韶陽佛法嫌饒舌,魯祖家風解惜眉。
    端坐環中虛白處,縱經塵劫個難移。

    375 《丙子九月陳村避地三絕》 宋·舒岳祥

    黑光磨蕩掩陽精,兵火成霞照夜明。
    誰信天臺山腳下,如今無佛救蒼生。

    376 《正仲次韻謝證明亦翁之作此意佳甚不次韻為報》 宋·舒岳祥

    人言乍見易得好,以我觀君久更佳。
    古來善友晏平仲,顧沮孔子胡為哉。
    不如寒拾兩相遇,撫掌吃吃笑口開。
    雖然是中有機事,笑人惡念自墮邪。

    377 《清明插柳》 宋·宋伯仁

    清明是處插垂楊,院宇深深綠翠藏。
    心地不為塵俗累,不簪楊柳也何妨。

    378 《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 宋·薛嵎

    分明來日已無幾,還似參禪未透時。
    吟骨縱清難免死,黃菁多啖亦充饑。
    題詩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將古墓夷。
    合眼便為泉下鬼,此身康濟莫宜遲。

    379 《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 宋·薛嵎

    大有公卿弗似吾,一枝藤上掛葫蘆。
    旋疏苔石通崖溜,自祝山神保鶴雛。
    休羨銘旌題極品,試將槐樹植三株。
    依然此事憑陰德,從古幽明理不殊。

    380 《萬竹乃竹洲曾孫也萬竹子常新恩棄儒於乾明入》 宋·楊公遠

    洲上檀欒竹萬竿,此君得所一般般。
    根雖易地終無異,操直參天也不難。
    冠借皮為疑斗燦,杖憑枝作覺龍寒。
    步虛詞罷幽閒處,好勘黃庭悟寸丹。

    * 關于地明的詩詞 描寫地明的詩詞 帶有地明的詩詞 包含地明的古詩詞(44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