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心的詩詞(5309首)
305
《別鄉人南還》 唐·張九齡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陰。
何言榮落異,因見別離心。
吾亦江鄉子,思歸夢寐深。
聞君去水宿,結思渺云林。
牽綴從浮事,遲回謝所欽。
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
307
《登襄陽峴山》 唐·張九齡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
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
309
《折楊柳》 唐·楊炯
邊地遙無極,征人去不還。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
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310
《途中》 唐·楊炯
悠悠辭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亙百重。
風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園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樂,鄉淚獨無從。
312
《折楊柳》 唐·楊炯
邊地遙無極,征人去不還。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
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314
《洞庭湖》 唐·宋之問
地盡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當中涌,莫辨東西隅。
晶耀目何在,瀅熒心欲無。
靈光晏海若,游氣耿天吳。
315
《玩郡齋海榴》 唐·宋之問
澤國韶氣早,開簾延霽天。
野禽宵未囀,山蜚晝仍眠。
目茲海榴發,列映巖楹前。
熠爚御風靜,葳蕤含景鮮。
317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唐·宋之問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
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
凈心遙證果,睿想獨超禪。
塔涌香花地,山圍日月天。
梵音迎漏徹,空樂倚云懸。
今日登仁壽,長看法鏡圓。
318
《入瀧州江》 唐·宋之問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縱橫。
夜雜蛟螭寢,晨披瘴癘行。
潭蒸水沫起,山熱火云生。
猿躩時能嘯,鳶飛莫敢鳴。
319
《登粵王臺》 唐·宋之問
江上粵王臺,登高望幾回。
南溟天外合,北戶日邊開。
地濕煙嘗起,山晴雨半來。
冬花采盧橘,夏果摘楊梅。
跡類虞翻枉,人非賈誼才。
歸心不可見,白發重相催。
320
《發藤州》 唐·宋之問
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
石發緣溪蔓,林衣掃地輕。
云峰刻不似,苔蘚畫難成。
* 關于地心的詩詞 描寫地心的詩詞 帶有地心的詩詞 包含地心的古詩詞(53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