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廬的詩詞(736首)
661
《蔡琰歸漢圖》 宋·林景熙
文姬別胡地,一騎輕南馳。
傷哉賢王北,一騎挾二兒。
二兒抱父啼,問母何所之。
傍鞭屢回首,重會知無期。
663
《鄭氏西莊》 宋·林景熙
不踏紅塵道,結廬依水鄉。
遠峰開宿雨,高樹表初陽。
犢臥野門寂,雁飛秋稻香。
午橋花竹地,回首已凄涼。
664
《胡廷暉畫》 明·張羽
畫師我識吳興胡,身長八尺蒼髯須。
目光至老炯不枯,藻繪萬象窮錙銖。
大兒十歲能操觚,小兒五歲能含朱。
得錢但供酒家需,時復縱博為歡娛。
665
《機上肉》 明·李東陽
李唐天下猶有主,兒欲與韋母欲武。
武家廟食唐為周,唐宗肉骨皆仇讎。
周廷酷吏開告密,白頭司空反是實。
司空不死唐不亡,天意豈在廬陵王。
中興功業回天地,盡是司空門下吏。
二兇雖除五王族,痛恨當年存機肉。
666
《秋日感懷》 宋·孔武仲
萬山松色鎖蟬嗚,日透林陰上下清。
霜壓蒹葭連地白,風吹河漢滿天聲。
穹廬夜動陰山虜,玉甲朝屯紫塞兵。
愿漱單于一杯血,心隨鵰鶚過長城。
667
《發彭澤》 宋·孔武仲
御風南去覺泠然,今日無慚御寇仙。
廬岳奇峰將出地,豐城寶氣已連天。
詩書未敢當謀帥,忠信由來可涉川。
正仗江神扶羽翮,解帆江浦夕陽邊。
668
《陶子駿佚老堂》 宋·孔武仲
不逐魚商不問農,悠然今作鹿皮翁。
地臨白傅荒臺畔,人在華胥樂國中。
一榻遠分廬阜月,兩軒平揖廣寒風。
杖藜亦欲頻還往,肯使清閑并屬公。
669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671
《寄李仁甫》 宋·晁公溯
守地難越境,吊生寧及哀。
自傷轉蓬遠,莫致束芻來。
慘日熙夏屋,悲風號夜臺。
遙知倚廬處,流淚漬蒼苔。
674
《題西淙》 宋·陳宓
當年巨刃劈崖開,便擁雙虬海上來。
舊跡幾年甘隱霧,新名一日怕驚雷。
池邊有地惟生茝,石上無泥更植梅。
酷似廬山難忘處,臥龍白鹿勘書臺。
677
《冬華一夜霜》 宋·陳普
天地生萬物,節度各有常。
毫發不可亂,奉時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傷。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
678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 關于地廬的詩詞 描寫地廬的詩詞 帶有地廬的詩詞 包含地廬的古詩詞(7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