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臺的詩詞(2117首)

    41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 唐·元稹

    憶在開元館,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先來問驕頑。

    42 《望驛臺》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撲地花 一作:鋪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和詩思念

    43 《寄題上強山精舍寺(見王象之《輿地紀勝》)》 唐·白居易

    慣游山水住南州,行盡天臺及虎丘。
    惟有上強精舍寺,最堪游處未曾游。

    44 《天臺》 唐·牟融

    碧溪流水泛桃花,樹繞天臺迥不賒。
    洞里無塵通客境,人間有路入仙家。
    雞鳴犬吠三山近,草靜云和一徑斜。
    此地不知何處去,暫留瓊珮臥煙霞。

    45 《桂江中題香頂臺》 唐·劉言史

    岧岧香積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
    老僧相對竟無言,山鳥卻呼諸佛字。

    46 《天臺獨夜》 唐·徐凝

    銀地秋月色,石梁夜溪聲。
    誰知屐齒盡,為破煙苔行。

    47 《盛山十二詩·琵琶臺》 唐·韋處厚

    褊地難層土,因厓遂削成。
    淺深嵐嶂色,盡向此中呈。

    48 《姑蘇臺雜句》 唐·李紳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
    姑蘇百尺曉鋪開,樓楣盡化黃金臺。

    49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唐詩三百首詠史懷古典故寫人

    50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51 《送虛上人游天臺》 唐·朱慶馀

    青冥通去路,誰見獨隨緣。
    此地春前別,何山夜后禪。
    石橋隱深樹,朱闕見晴天。
    好是修行處,師當住幾年。

    52 《聽話叢臺》 唐·李遠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

    53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愛酒,情地閑雅》 唐·杜牧

    城高倚峭巘,地勝足樓臺。
    朔漠暖鴻去,瀟湘春水來。
    縈盈幾多思,掩抑若為裁。
    返照三聲角,寒香一樹梅。

    54 《臺城曲二首》 唐·杜牧

    整整復斜斜,隨旗簇晚沙。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
    王頒兵勢急,鼓下坐蠻奴。
    瀲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須。
    干蘆一炬火,回首是平蕪。

    55 《雀臺怨》 唐·馬戴

    魏宮歌舞地,蝶戲鳥還鳴。
    玉座人難到,銅臺雨滴平。
    西陵樹不見,漳浦草空生。
    萬恨盡埋此,徒懸千載名。

    想象寫景友人

    56 《秋日將離滑臺酬所知二首》 唐·薛能

    身起中宵骨亦驚,一分年少已無成。
    松吹竹簟朝眠冷,雨濕蔬餐宿疾生。
    僮汲野泉兼土味,馬磨霜樹作秋聲。

    57 《銅雀臺》 唐·薛能

    魏帝當時銅雀臺,黃花深映棘叢開。
    人生富貴須回首,此地豈無歌舞來。

    58 《阮籍嘯臺》 唐·賈島

    如聞長嘯春風里,荊棘叢邊訪舊蹤。
    地接蘇門山近遠,荒臺突兀抵高峰。

    59 《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池沼雅為勝絕荒涼…成四十韻》 唐·溫庭筠

    明皇昔御極,神圣垂耿光。
    沈機發雷電,逸躅陵堯湯。
    西覃積石山,北至窮發鄉。
    四兇有獬豸,一臂無螳螂。

    60 《登盧氏臺》 唐·溫庭筠

    勝地當通邑,前山有故居。
    臺高秋盡出,林斷野無馀。
    白露鳴蛩急,晴天度雁疏。
    由來放懷地,非獨在吾廬。

    * 關于地臺的詩詞 描寫地臺的詩詞 帶有地臺的詩詞 包含地臺的古詩詞(21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