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勢的詩詞(935首)
561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宋·蘇軾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564
《洗兵馬》 唐·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565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566
《臺城曲二首》 唐·杜牧
整整復斜斜,隋旗簇晚沙。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
王頒兵勢急,鼓下坐蠻奴。
瀲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須。
干蘆一炬火,回首是平蕪。
567
《寄友人三首》 宋·王安石
萬里書歸說我愁,知君不忘北城幽。
一篇封禪才難學,三畝蓬蒿勢易求。
欲與山僧論地券,愿為鄰舍事田疇。
應須急作南征計,漠北風沙不可留。
569
《讀詔書》 宋·王安石
去秋東出汴河梁,已見中州旱勢強。
日射地穿千里赤,風吹沙度滿城黃。
近聞急詔收群策,頗說新年又亢陽。
賤術縱工難自獻,心憂天下獨君王。
570
《次韻酬子玉同年》 宋·王安石
盛德無心漠北窺,蕃胡亦恐勢方羸。
塞垣高壘深溝地,幕府輕裘緩帶時。
趙將時皆思李牧,楚音身自感鍾儀。
慚君許我論邊鎖,俎豆平生卻少知。
571
《九井》 宋·王安石
沿崖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確無人耕。
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572
《陰山畫虎圖》 宋·王安石
陰山健兒鞭鞚急,走勢能追北風及。
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回旗倒戟四邊動,抽矢當前放蹄入。
爪牙蹭蹬不得施,跡上流丹看來濕。
573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574
《惜日》 宋·王安石
白日照四方,當在中天留。
春風地上行,當與時周游。
和氣所披拂,槁乾卻濕柔。
愛欲傳萬物,勢難停一州。
575
《和吳沖卿雪》 宋·王安石
陽回力猶邅,陰合勢方鞏。
填空忽汗漫,造物誰慫恿。
輕於擘絮紛,細若吹毛氄。
云連晝已瞀,風助宵仍洶。
576
《愁臺》 宋·王安石
頹垣斷漸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勢東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傾壺語罷還登眺,岸幘詩成卻嘆嗟。
萬事因循今白發,一年容易即黃花。
577
《次韻和甫詠雪》 宋·王安石
奔走風云四面來,坐看山壟玉崔嵬。
平治險穢非無德,潤澤焦枯是有才。
勢合便疑包地盡,功成終欲放春回。
寒鄉不念豐年瑞,只憶青天萬里開。
578
《射亭》 宋·王安石
因射構茲亭,序賢仍閱兵。
庶民觀禮教,群寇避威聲。
城壘前相壯,溪山勢盡傾。
宜哉百里地,浮鼓未嘗鳴。
579
《喜雪獻裴尚書》 唐·韓愈
宿云寒不卷,春雪墮如簁。
騁巧先投隙,潛光半入池。
喜深將策試,驚密仰檐窺。
自下何曾污,增高未覺危。
* 關于地勢的詩詞 描寫地勢的詩詞 帶有地勢的詩詞 包含地勢的古詩詞(9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