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仙衣的詩詞(373首)
22
《臨江仙 壽程雪樓》 元·張伯淳
白雪樓前清畫,新來喜事連綿。
朱明綠暗麥秋天。
繡衣何日去,丹荔已香傳。
前夜團圓明月好,清光流照華筵。
錦囊隨處地行仙。
庭椿關望眼,同慶八千年。
23
《九仙瀑布泉》 宋·柳德驥
白云深處是仙鄉,石澗飛流瀑布長。
天插一泉聲潄玉,地高六月夜凝霜。
煙霞極目浮孤嶼,蘿薜牽衣出上方。
明發陰晴誰借問,虛名終愧夢黃粱。
24
《題靈仙觀》 宋·張祁
樓殿起山巔,無塵地自偏。
松廊暗云霧,粉壁艷神仙。
名姓藏丹府,衣冠訪洞天。
幼輿丘壑質,定合老松泉。
25
《宣和殿畫水仙鴝鵒圖》 元·王冕
玉宇瓊樓天窅窅,春融紫禁煙花繞。
龍光搖動五色云,忽覺青蒲生野草。
河圖埋沒龍馬藏,上林桑谷一夜長。
丹穴豈是無鳳凰?鴝鵒乃來天子堂。
26
《詠水仙花五韻》 宋·陳與義
仙人緗色裘,縞衣以裼之。
青帨紛委地,獨立東風時。
吹香洞庭暖,弄影清晝遲。
寂寂籬落陰,亭亭與予期。
誰知園中客,能賦會真詩。
27
《仙姬怨》 宋·夏竦
洞口垂楊拂地垂,年來期約又依違。
紅桃不解留人住,白鶴何曾覓信歸。
雉扇對開春寂寂,繡衣雙卷雨霏霏。
無言盡日云邊立,不許霓裳按羽衣。
28
《題群仙圖》 宋·仇遠
世代雖殊道不殊,衣冠氣貌列仙儒。
自憐無計攀靈轡,豈意相從入畫圖。
把袂拍肩歸福地,抗塵走俗笑泥涂。
苔痕還繞榴皮相,風雨東林壁半蕪。
32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行尋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橋補釣船。
綠竹掛衣涼處歇,清風展簟困時眠。
身閑當貴真天爵,官散無憂即地仙。
林下水邊無厭日,便堪終老豈論年。
33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行尋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橋補釣船。
綠竹掛衣涼處歇,清風展簟困時眠。
身閑當貴真天爵,官散無憂即地仙。
林下水邊無厭日,便堪終老豈論年。
詠物寫魚
34
《贈毛仙翁》 唐·楊嗣復
天上玉郎騎白鶴,肘后金壺盛妙藥。
暫游下界傲五侯,重看當時舊城郭。
羽衣茸茸輕似雪,云上雙童持絳節。
35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36
《哭李嶠詩》 唐·崔泰之
臺閣神仙地,衣冠君子鄉。
昨朝猶對坐,今日忽云亡。
魂隨司命鬼,魄逐見閻王。
此時罷歡笑,無復向朝堂。
37
《臨江仙》 宋·李石
子孫三十八人
九九之年逢降慶,生年生日同時。
金花紫誥鬢銀絲。
乞身香火地,日戲老萊衣。
渾舍集成千歲會,子孫三世庭闈。
共將春酒祝金卮。
蟠桃三月暮,莫怪看花遲。
38
《南柯子(玉簪)》 宋·韓元吉
五月炎州路,千重撲地開。
只疑標韻是江梅。
不道薰風庭院、雪成堆。
寶髻瓊瑤綴,仙衣翡翠裁。
一枝長伴荔枝來。
付與玉人和笑、插鸞釵。
40
《柳梢青(落桂)》 宋·趙與仁
露冷仙梯。
霓裳散舞,記曲人歸。
月度層霄,雨連深夜,誰管花飛。
金鋪滿地苔衣。
似一片、斜陽未移。
生怕清香,又隨涼信,吹過東籬。
* 關于地仙衣的詩詞 描寫地仙衣的詩詞 帶有地仙衣的詩詞 包含地仙衣的古詩詞(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