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與天的詩詞(2865首)
441
《和黃伯淵見寄二首》 宋·洪咨夔
流轉風光不暫違,等無地角與天涯。
故人書到幾青李,生面客來時紫芝。
窮裹埋頭傾啞酒,涼邊趁手應盲棋。
寂寥簡短君應笑,郎罷吟詩囝和詩。
442
《艬舡》 宋·洪咨夔
地與人相習,天於水欲連。
柂迎斜岸轉,笪避斷崖緣。
龜殼蹣跚底,羊腸詰曲邊。
幾年西蜀路,無此鶴琴舡。
443
《散策》 宋·洪咨夔
窈窕薜荔徑,勃窣檐葡林。
六出無他香,御此眾綠陰。
低頭拾摽梅,齒老酸不禁。
仰看栗鼠度,危梢與云侵。
448
《與方稚川》 宋·黃公度
南來厭見跕飛蔦,之子相逢意凜然。
未用天涯歡淪落,要知幕府盛才賢。
清譚霏屑論交地,疊鼓喧江送別筵。
帆腹漸肥人漸遠,離愁長在夕陽邊。
449
《憶鄂渚》 宋·劉過
我離鄂渚已十年,吳兒越女空華鮮。
不如上游古形勢,四十余萬兵籌邊。
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澤連云夢寒打圍,城接武昌曉排陳。
451
《愁感代哭》 明·劉基
燕鴻北去又南來,斷壟荒岡幾劫灰。
慈母磯寒風落木,望夫石老雨添苔。
江流定與天河合,客淚還經地底回。
未必春光便銷歇,白華猶發燒殘梅。
452
《答王詹叔見寄》 宋·韓維
詹叔好古者,卓立自既冠。
有如騏驥兒,一縱不可絆。
近聞治周易,顛倒爻象彖。
此書號精微,義與天地貫。
454
《贈承天月長老》 宋·強至
幾年巾屨四方游,倦足還逢勝地留。
電迅禪機超達磨,云閑詩意等湯休。
絕塵貌與煙霞古,疊石心存岱華秋。
今我取師觀所向,豈嫌儒墨不同流。
458
《凌歊臺六首》 宋·吳芾
萬里清水絕點塵,別來經歲鎮如新。
恨居平地去天遠,喜上高臺與月親。
正好賞心拼酩酊,不堪懷古倍酸辛。
向來登此知何限,傳到如今有幾人。
459
《和津喜雪二首》 宋·吳芾
我愛平湖繞碧山,山光倒碧到樽前。
同云何事迷千嶂,飛雪俄然蔽一川。
縱使玉樓從地涌,便教銀闕與天連。
到頭幻化非真實,爭似湖山耐歲年。
460
《虎長老修雙峰》 宋·葉適
九州大麓標山經,早與天地同垂名。
雁蕩初傳晚唐世,掩抑眾岳夸神靈。
豈非龍伯所播遷,海水枯竭久乃成。
窮皺石怪呈萬巧,宛取物似羅千形。
* 關于地與天的詩詞 描寫地與天的詩詞 帶有地與天的詩詞 包含地與天的古詩詞(28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