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下水的詩詞(1741首)

    281 《過清湘》 宋·陶弼

    嶺開蠻壞斷,此地下湘川。
    綠水文如染,丹楓色欲然。
    瘴消還愛酒,我醉尚憂邊。
    故里誰相訪,孤帆出曉煙。

    282 《三山亭》 宋·陶弼

    三山亭下水悠悠,山聳潮平地欲浮。
    草木秀多窮海角,棟梁高處壓鰲頭。
    莫辭樽俎金船夜,曾駐旌旗玉帳秋。
    好景眼前題不盡,恍然神鬼在瀛洲。

    283 《六月初八日過龍洞納涼樹陰下酌泉待月而行》 宋·張嵲

    絕壁不帶土,一日千仞青。
    何年架危閣,窱窕陵青冥。
    仰觀眾樹姿,俯聽大壑聲。
    山空響互答,隱轔心所驚。

    284 《鄒德久挽詞二首》 宋·張嵲

    才具稱要腹,奮然吞八荒。
    相期終用世,誰料只為郎。
    地下修文久,人間逝水長。
    平湖游覽處,山色舊蒼蒼。

    285 《南囿秋風》 明·李東陽

    別苑臨城輦路開,天風昨夜起宮槐。
    秋隨萬馬嘶空至,曉送千旓拂地來。
    落雁遠驚云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
    宸游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

    286 《下郝長塘小憩示陳養晦》 宋·戴表元

    野水通田白,村山貼縣青。
    兵荒猶古道,暑暍且長亭。
    稻地晴耕犢,瓜田書撲螢。
    吾詩不寂寞,細諷與君聽。

    287 《涌金門城望五首》 宋·方回

    左看城闕右看湖,輾翠蹄紅路欲蕪。
    君子頗聞梁上有,麗人何至水邊無。
    他時公論誰良史,往日虛名幾腐儒。
    地下西施應冷笑,不緣紅粉解亡吳。

    288 《布袋贊》 宋·釋心月

    儱侗十圍腹,婆娑三尺軀。
    折拄杖攪無邊香水海,破布囊貯百億須彌盧。
    等個人{左口右悉}哩{左口右悉}哩,覓文錢蘇嚕蘇嚕。
    天上無,地下無,四明山色開畫圖。

    289 《陪諸公登廣福觀下望鼓蠡一首》 宋·王阮

    水繞一圍帶,山橫八字眉。
    壯哉極目地,慰此憑欄時。
    剡縣可乘興,渼陂真好奇。
    相逢休務日,因得數言詩。

    290 《滕王閣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詠史懷古辭賦精選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景抒情典故勵志

    291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292 《阿房宮賦》 唐·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辭賦精選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詠物議論借古諷今

    293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294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295 《觀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寫景散文

    296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297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29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299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300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 關于地下水的詩詞 描寫地下水的詩詞 帶有地下水的詩詞 包含地下水的古詩詞(17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