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上河的詩詞(843首)

    781 《喜馬少保致政》 宋·夏竦

    世機無路惱天真,心地逍遙萬象新。
    久戍金河歸塞客,卻浮鯨海到家人。
    靜封藥灶移文火,間看花陰上舞茵。
    應笑公侯方內熱,六街奔走利名塵。

    782 《寄宗彥侄》 宋·韓維

    清寒霽愈劇,幽居夜正間。
    環爐盡兄弟,無為愁苦顏。
    游心物象表,放論文字間。
    念汝不與此,慨然以長嘆。

    783 《依韻和吳七丈詠雪二首》 宋·強至

    江邊玉樹渾無地,世上銀河自有橋。
    宿凍即交山口路,冷波應減海門潮。
    當年右席辭空在,今日扁舟興轉遙。
    寬褐紅爐溫坐外,人間萬事任寥寥。

    784 《瓦亭偶書》 宋·強至

    城中塵土瞇人眼,堤上風煙醒客心。
    沙擁河聲時斷續,云含野色屢晴陰。
    平蕪點白鷺雙起,細柳弄青蟬一吟。
    魏北古來車馬地,此亭偶爾得幽尋。

    785 《遣興次前韻》 宋·陳造

    斫水蘄斷流,捻鹽寧療渴。
    區區守荒學,籠鳥眩樊遏。
    向來麋鹿姿,只可樵牧活。
    始其事誦數,魄似窮鬼奪。

    786 《送杜侍御純陜西轉運》 宋·陳師道

    饋糧千里古無策,木牛流馬功不極。
    邊頭數米換黃金,將軍汗馬未伏櫪。
    黠羌人面作胡語,鳥雀貪生爾如許。
    熊虎可避蝱可驅,覆巢熏穴意何如。

    787 《琴臺》 宋·李廌

    廣陵散成不忍傳,淵明援琴葛為弦。
    乃知此樂潛圣賢,直與天地通其玄。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或聞一曲山月前,輕揚如坐春水船。
    逆隨河源上青天,口膠不語生醴泉。
    鼓舞和氣如陶埏,至樂默默坐忘年。

    788 《送劉金部三首》 宋·李新

    煙老豀花幾墮紅,高陽閭巷接吳宮。
    禁墻鐘斷翻新雨,劍嶺云寒想去鴻。
    汴水波聲天地遠,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觀勛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敵帳空。

    789 《過邠郊歸蜀》 宋·李新

    摩笄綠玉筍抽芽,卷地兜羅柳放花。
    蛺蝶團空飛錦繡,葡萄上架走龍蛇。
    河源曲曲無千仞,土室層層有幾家,脫得身歸銀漢近,云津卻擬問仙槎。

    790 《霹靂松》 宋·鄧肅

    老干千年如削鐵,蟄龍釀春未肯泄。
    阿香推車動地來,振起虬髭上天闕。
    砰轟一聲驚倒人,雨勢更挽銀河傾。
    炎洲六月塵生海,一朝化作無邊春。

    791 《次韻王信州》 宋·鄧肅

    煤炱飛上天,沉沉三日霧。
    銀河一壓摧,狂雨恣橫騖。
    我恐鐵騎來,疾馳不納屨。
    氣豪如項羽,勢猛似黥布。

    792 《賀梁溪李先生陪右府》 宋·鄧肅

    虜兵震地喧鼙鼓,黑幟插城遍樓櫓。
    蔽空戈甲來如云,群盜相隨劇豺虎。
    胡塵漠漠四壁昏,諸將變名竄軍伍。
    十萬兵噪龍德宮,上皇避狄幾無所。

    793 《峽州楚塞樓》 宋·馮時行

    東南上流蜀之門,領略形勝斯樓存。
    岷峨之西江發源,勢如建瓴注平原。
    出門頓息波濤喧,五溪七澤相吐吞。
    蜿蜒紆余帶城垣,山亦卻立且踞蹲。

    794 《紹興六年十月六日同信可舜弼進道謁隱甫值渠》 宋·馮時行

    畫山畫骨更畫魂,范寬此中高出群。
    君家八幅老筆墨,百年古篋鋪香蕓。
    我來日出掛東壁,蒼崖落雪飛紛紛。
    寒鳥不動空無塵,蕩蕩晴天開四垠。

    795 《示吳守》 宋·胡寅

    汲湔明月泉,散襟清風亭。
    秋陽不能暑,宿酒爽以醒。
    佳哉此勝原,歷覽所未經。
    一溪曲折白,萬嶂低昂青。

    796 《扇子詩》 宋·李石

    寒藤霜露又經秋,夢入江湖戲白鷗。
    二十年來行腳地,耆婆天上看河流。

    797 《馮震野航》 宋·李石

    蓬萊弱水三萬里,片帆風便一日耳。
    世間眾水集枯溝,{上圭下黽}黽自夸河伯秋。
    況于平地鑿戶牖,此豈有水仍推舟。
    先生彈鋏太不惡,昔人野航今改作。

    798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799 《別趙惟直》 宋·李流謙

    邂逅都城一笑休,卻來萬里共羈游。
    關河地迥仍分首,桃李春深已放舟。
    詩卷長留開倦目,酒杯盡嚼豁離居。
    追風健筆兼豪氣,期子逢山更上頭。

    800 《大龍湫》 宋·樓鑰

    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
    龍湫一派天下無,萬口贊揚同一舌。
    行行路入兩山間,踏碎苔痕屐將折。
    山窮路斷腳力盡,始見銀河落雙闕。

    * 關于地上河的詩詞 描寫地上河的詩詞 帶有地上河的詩詞 包含地上河的古詩詞(8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