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草的詩詞(3686首)
421
《贈史昭》 唐·王昌齡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嘆。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將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為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一岸。
422
《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唐·王昌齡
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
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
紛然馳夢想,不謂遠離別。
京邑多歡娛,衡湘暫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發。
豈惟長思君,日夕在魏闕。
424
《贈史昭》 唐·王昌齡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嘆。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將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為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一岸。
同情志向愿望
425
《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唐·王昌齡
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
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
紛然馳夢想,不謂遠離別。
京邑多歡娛,衡湘暫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發。
豈惟長思君,日夕在魏闕。
426
《秋興》 唐·王昌齡
日暮西北堂,涼風洗修木。
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
苔草延古意,視聽轉幽獨。
或問余所營,刈黍就寒谷。
428
《春詞》 唐·常建
階下草猶短,墻頭梨花白。
織女高樓上,停梭顧行客。
問君在何所,青鳥舒錦翮。
429
《塞下曲四首》 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430
《經殺子谷》 唐·陶翰
扶蘇秦帝子,舉代稱其賢。
百萬猶在握,可爭天下權。
束身就一劍,壯志皆棄捐。
塞下有遺跡,千齡人共傳。
疏蕪盡荒草,寂歷空寒煙。
到此盡垂淚,非我獨潸然。
433
《寄普門上人》 唐·劉長卿
白云幽臥處,不向世人傳。
聞在千峰里,心知獨夜禪。
辛勤羞薄祿,依止愛閑田。
惆悵王孫草,青青又一年。
439
《送韓司直》 唐·劉長卿
游吳還入越,來往任風波。
復送王孫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
季子楊柳廟,停舟試一過。
440
《贈普門上人》 唐·劉長卿
支公身欲老,長在沃洲多。
惠力堪傳教,禪心久伏魔。
山云隨坐夏,江草伴頭陀。
借問回心后,賢愚去幾何。
* 關于在草的詩詞 描寫在草的詩詞 帶有在草的詩詞 包含在草的古詩詞(36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