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在理的詩詞(1245首)

    61 《餞吳長文司理用修持賢業教無欠為韻》 宋·裘萬頃

    狂瀾涌如此,砥柱其誰為。
    天意必有在,吾身姑自持。

    62 《聞陳正學理琴》 宋·劉黻

    聞君整琴待秋風,我欲從之魂夢通。
    素麻仿佛蒼髯翁,揚休山立崆峒東。
    淚痕猶濕龍門桐,有曲無音悲天公。
    猗蘭未冷拘幽濃,那知斯道將遂窮。

    63 《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 宋·杜范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
    洋洋雅頌音,后亡前亦作。
    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
    姬公同圣賢,積累亦不薄。

    64 《花光十梅·正偏自在》 宋·釋師范

    花合花開有正偏,不完全處卻完全。
    要知根蔕從何得,多見生理洞水邊。

    65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宋·釋印肅

    貪著是凡夫,不革是老盧。
    老盧今古在,迷背自涂糊。

    66 《潘少白前歲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盡而文理巧》 宋·舒岳祥

    白云際天隅,峰峰爭秀出。
    浩浩水石灘,歸鳥時滅沒。
    我欲茅三間,巢此重疊峰。
    我欲舟一葉,釣此蒼茫中。

    67 《哭瓢飲陳子在》 宋·薛嵎

    初食難忘置,心懷故友情。
    花枝封蠟寄,詩遞出門迎。
    忍聽偏親哭,相期嗣子成。
    乘除理終定,人事未容輕。

    68 《瓢飲陳子在病后見寄次韻奉答》 宋·薛嵎

    聞君臥病長於悒,文會過從跡頓疎。
    空對秋風驚節物,無因杯酒具圍蔬。
    柴刑晝揜聽殘雨,燈火涼生理故書。
    一啟來緘拜佳什,清冷如奉笑談余。

    69 《理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二首》 宋·真宗

    我享我將,聲茲精意。
    陟降左右,維天興契。
    齊明乃心,祗肅在位。
    于萬斯年,百福來備。

    70 《理宗明堂前朝享二首》 宋·真宗

    皇矣昭考,圣靈在天。
    稱秩宗祀,有嚴恭先。
    奉幣以訝,見之僾然。
    仁深澤厚,厥光以延。

    71 《理宗朝享三首》 宋·真宗

    于皇祖宗,清廟奕奕。
    威靈在天,不顧惟德。
    垂裕鴻延,詒謀燕翼,孝孫格斯,受祉罔極。

    72 《理宗朝享三首》 宋·真宗

    秬鬯既將,黃鐘具奏。
    瞻望真游,優若有慕。
    于皇列圣,在帝左右。
    云車具業,以妥以侑。

    73 《理宗朝享三首》 宋·真宗

    帝德之休,恭斂淵懿。
    三十一年,謹終如始。
    升袝在宮,祖功平美。
    民懷有仁,何千萬世。

    74 《公劉》 先秦·佚名

    篤公劉,匪居匪康。
    乃埸乃疆,乃積乃倉;乃裹餱糧,于橐于囊。
    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篤公劉,于胥斯原。

    詩經贊頌寫人

    75 《雜曲歌辭·君子有所思行》 唐·貫休

    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
    我愛揚子云,理亂皆如鳳。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撲碎驪龍明月珠,

    76 《雜曲歌辭·長相思》 唐·白居易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77 《雜曲歌辭·行路難五首》 唐·貫休

    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
    到頭還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氣。
    大道冥冥不知處,那堪頓得羲和轡。

    初中古詩邊塞戰爭勵志

    78 《賦得慎罰》 唐·虞世南

    帝圖光往冊,上德表鴻名。
    道冠二儀始,風高三代英。
    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
    罰輕猶在念,勿喜尚留情。

    79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唐·張九齡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每勞蒼生念,不以黃屋尊。
    興化俟群辟,擇賢守列藩。
    得人此為盛,咨岳今復存。

    80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 唐·張九齡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
    課最力已陳,賞延恩復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鑣揚木鐸。

    * 關于在理的詩詞 描寫在理的詩詞 帶有在理的詩詞 包含在理的古詩詞(12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