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在體的詩詞(604首)

    381 《送韓八太祝歸京師求醫》 宋·梅堯臣

    少年絜而腴,茸茸頷有須。
    冒熱跨馬去,去去天王都。
    借問去何謂,就醫將疾驅。
    客曰實誑我,健壯其非夫。

    382 《答新長老詩編》 宋·梅堯臣

    江東釋子多能詩,窗前樹下如蟬嘶。
    朝風暮月只自老,建安舊體誰攀躋。
    唯師獨慕陶彭澤,奇跡仍收王會稽。
    此焉趣尚已不淺,更在措意摩云霓。

    383 《道傍虎跡行》 宋·梅堯臣

    朝履猛虎跡,暮宿猛虎林。
    猛虎終夜嘯,陰風生遠岑。
    我懷何所畏,所畏在官箴。
    傷哉此遺體,冒險輕百金。

    384 《依韻和永叔戲作》 宋·梅堯臣

    琵琶轉撥聲繁促,學作饑禽啄寒木。
    木蠹生蟲細穴深,長啄歊鏗未充腹。
    攏弦疊響入眾耳,發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蟬聲。

    385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四懷素草書》 宋·梅堯臣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書畫盈數車。
    我於是時多所閱,如今過目無遯差。
    石君屏上懷素筆,盤屈瘦梗相交加。
    蒼虬入云不收尾,卷起海水秋魚蝦。

    386 《寄滁州歐陽永叔》 宋·梅堯臣

    昔讀韋公集,固多滁州詞。
    爛熳寫風土,下上窮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與前人馳。
    君才比江海,浩浩觀無涯。

    387 《孫主簿惠上黨寺壁胡霈然書墨跡一匣》 宋·梅堯臣

    上黨佛祠何可觀,開元瑞物圖高閣。
    又有長廊古壁上,復是名輩題丹雘。
    當時泥用絲作筋,意欲千載無剝落。
    書奇畫妙了不識,訛傳墨土能治瘧。

    388 《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 宋·梅堯臣

    溪上枕剖龍卵石,蘄匠簟制蛇皮紋。
    客從東方一持贈,竹色蒸青石抱云。
    磨沙斲骨自含潤,飽霜吊節無留塵。
    京師貴豪空有力,六月耐此炎蒸劇。

    389 《廟子灣辭》 宋·梅堯臣

    我之東來兮過彼雍丘,舟師奏功兮濁水湍流。
    歷長灣兮勢曲鉤,傾高斗折兮若奔虬。
    潛伏怪物兮深幽幽,發作暴漲兮為潮頭。
    土人立祠兮在彼沙洲,老木蒼蒼兮蟬噪啾啾。

    390 《邃隱堂》 宋·梅堯臣

    大梁車馬地,塵土飛百尺。
    賢愚走其間,朝幕不見跡。
    北望天波門,垣垣宗室宅。
    宗室令不孫,愛書輕玉帛。

    391 《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 宋·王禹偁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紜。
    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
    其中最難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392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月體無拘礙,那堪得水清。
    暫從掬處動,還在水中明。
    長物瓢安用,寒光握不盈。
    注眸蟾彩亂,入掌蚌珠生。
    顧兔攀難住,騎鯨捉太輕。
    猶勝倒持版,去作晉公卿。

    393 《用厚后弟強甫韻》 宋·劉克莊

    無住先生獨住庵,得朋猶冀自西南。
    丹心事國忠無二,白首尊師誼在三。
    詩少古風惟近體,學慚實踐謾虛談。
    退之未離乎儒者,坐井觀天錯議聃。

    394 《訓蒙二首》 宋·劉克莊

    少喜浮名謬激昂,晚溫故讀稍精詳。
    易全何患乾坤毀,騷在堪爭日月光。
    漆簡字更經學誤,玉臺體出選詩亡。
    殘年欲尚鞭吾后,誰道先生已耄荒。

    395 《哀江帥張常二首》 宋·劉克莊

    關破壘猶堅,傷心援不前。
    生居諸將下,死在眾人先。
    憤極拳雙握,創多體少全。
    豈無人策應,擁纛坐江邊。

    396 《謁南岳》 宋·劉克莊

    中原昔分裂,五岳僅存一。
    嗟余生東南,有眼乃未覿。
    清晨犯寒栗,馬上青歷歷。
    怪云何處來,對面失崷崒。

    397 《贈翁卷》 宋·劉克莊

    非止擅唐風,尤于選體工。
    有時千載事,只在一聯中。
    世自輕前輩,天猶活此翁。
    江湖不相見,才見又西東。

    398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 宋·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399 《寄何晉之真閣》 宋·曾幾

    別來不寄一行書,貝葉瑯函想自娛。
    喜得直廬新內閣,夢成同舍舊東都。
    絕知筆底鶱騰在,未省體中安穩無。
    見說閩山小兒子,夤緣即罷數趨隅。

    400 《送堯夫二章》 宋·文同

    欲與民為利,先求正所妨。
    紛更初下議,旁午遂交章。
    不爾毛安傅,其如體自傷。
    西南余弊在,歸為對明光。

    * 關于在體的詩詞 描寫在體的詩詞 帶有在體的詩詞 包含在體的古詩詞(6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