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浮云,寒雨灑清曉。鮮鮮墻下菊,顏色一何好。好色豈能常,得時仍不早。文章損精神,何用覷天巧。
天啟圣圖昌,流虹葉夢祥。飛龍起江左,戰馬放山陽。御柳乘閶闔,仙桃熟建章。遠人陳貢篚,近侍浥爐香。金鏡千秋錄,瑤池萬歲觴。小臣歌拜手,堯日正舒長。
待漏齊趨圣節筵,云開金闕上青天。天明引入長生殿,共祝堯云百萬年。
數聲飛電響鳴鞘,香裊金爐映赭袍。王母親承玉皇詔,年年今日進蟠桃。
華胥國土何時見,兜率天宮底處開。盡說今年壽寧節,一齊移入帝城來。
簾前可愛三冬日,階下新抽七葉蓂。昨夜靈臺因預奏,彩云高捧老人星。
益算真君南斗高,還因圣節奏天曹。扶桑枯盡靈椿老,始放堯眉出壽毫。
莊周浪說華封祝,漢帝虛傳嵩岳聲。爭似壽寧嘉節日,千門萬戶愿長生。
帝德由來動百神,年年圣節絕纖塵。萬家喜氣生和氣,冬日翻疑一日春。
祗為憂民感上玄,玉京今日集群仙。更教添注吾君壽,直過人皇萬八千。
漢主壽山稱萬歲,玄宗佳節號千秋。吾皇別享無疆福,百姓歡呼動九州。
謫宦商於又解梁,二年不見赭袍光。重來班列雖疏遠,祝壽情深淚數行。
進筑之法,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予意其欲毀齒而兒不知,所以為是漸取而漸搖。
史本乎公,不厭於復。重觀紹圣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非親札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如王誼李祉之實跡,遍考史錄,
五葉堯{螢去蟲加六}紀誕彌,慶流文祖已垂基。星明南極老人行,春布東皇太乙時。紅入仙桃千歲實,青歸御柳成年枝。嶺民喜見升平象,拜手同賡天保詩。
仲冬佳節,靈童來報,陽氣初升。黃芽齊吐,玉漿澆溉,榮布層層。甲方瓊秀,庚方金彩,相間星能。把明珠祥艷,瑞光迎在,云外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