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圣心的詩詞(1981首)

    81 《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 唐·張說

    太原俗尚武,高皇初奮庸。
    星軒三晉躔,土樂二堯封。
    北風遂舉鵬,西河亦上龍。
    至德起王業,繼明賴人雍。

    82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 唐·張說

    上陽柳色喚春歸,臨渭桃花拂水飛。
    總為朝廷巡幸去,頓教京洛少光輝。
    昨從分陜山南口,馳道依依漸花柳。

    83 《奉和圣制過寧王宅應制》 唐·張說

    進酒忘憂觀,簫韶喜降臨。
    帝堯敦族禮,王季友兄心。
    竹院龍鳴笛,梧宮鳳繞林。
    大風將小雅,一字盡千金。

    84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題石壁應制》 唐·張說

    綠竹初成苑,丹砂欲化金。
    乘龍與驂鳳,歌吹滿山林。
    爽氣凝情迥,寒光映浦深。
    忘憂題此觀,為樂賞同心。

    愛情回憶相思

    85 《奉和圣制賜王公千秋鏡應制》 唐·張說

    寶鏡頒神節,凝規寫圣情。
    千秋題作字,長壽帶為名。
    月向天邊下,花從日里生。
    不承懸象意,誰辨照心明。

    抒懷曠達

    86 《奉和圣制溫泉言志應制》 唐·張說

    溫谷媚新豐,驪山橫半空。
    湯池薰水殿,翠木暖煙宮。
    起疾逾仙藥,無私合圣功。
    始知堯舜德,心與萬人同。

    87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唐·張說

    別館芳菲上苑東,飛花澹蕩御筵紅。
    城臨渭水天河靜,闕對南山雨露通。
    繞殿流鶯凡幾樹,當蹊亂蝶許多叢。
    春園既醉心和樂,共識皇恩造化同。

    詠物諷喻

    88 《奉和圣制花萼樓下宴應制》 唐·張說

    萬心翹樂宴,三舍緩昌時。
    山接夏云險,臺留春日遲。
    節移芳未歇,興隔賞仍追。
    醉后傳嘉惠,樓前舞圣慈。
    皇恩與時合,天意若人期。
    故發前旬雨,新垂湛露詩。

    89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 唐·張說

    河上無名老,知非漢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為天下,清虛用谷神。
    化將和氣一,風與太初鄰。
    靈廟觀遺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齊萬物,何處不同塵。

    90 《奉和圣制幸鳳湯泉應制》 唐·張說

    周狩聞岐禮,秦都辨雍名。
    獻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
    溫潤宜冬幸,游畋樂歲成。
    湯云出水殿,暖氣入山營。
    坎意無私潔,乾心稱物平。
    帝歌流樂府,溪谷也增榮。

    91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唐·張說

    六龍鳴玉鑾,九折步云端。
    河絡南浮近,山經北上難。
    羽儀映松雪,戈甲帶春寒。
    百谷晨笳動,千巖曉仗攢。

    92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唐·薛稷

    九春風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
    花鏤黃山繡作苑,草圖玄灞錦為川。
    飛觴競醉心回日,走馬爭先眼著鞭。
    喜奉仙游歸路遠,直言行樂不言旋。

    93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唐·馬懷素

    彩仗雕輿俯碧潯,行春御氣發皇心。
    搖風細柳縈馳道,映日輕花出禁林。
    遍野園亭開帟幕,連堤草樹狎衣簪。
    謬參西掖沾堯酒,愿沐南薰解舜琴。

    94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趙彥昭

    廊廟心存巖壑中,鑾輿矚在灞城東。
    逍遙自在蒙莊子,漢主徒言河上公。

    95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今字)》 唐·陸堅

    圣主崇文教,層霄降德音。
    尊賢澤既厚,式宴寵逾深。
    復有夔龍相,良哉簡帝心。
    得人惟邁昔,多士諒推今。
    書殿榮光滿,儒門喜氣臨。
    顧惟誠濫吹,徒此接衣簪。

    抒情寫景

    96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 唐·王維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闇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97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 唐·王維

    上卿增命服,都護揚歸旆。
    雜虜盡朝周,諸胡皆自鄶。
    鳴笳瀚海曲,按節陽關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靜秋塞。
    萬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無戰是天心,天心同覆載。

    98 《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制》 唐·王維

    明君夢帝先,寶命上齊天。
    秦后徒聞樂,周王恥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箓會群仙。
    承露調天供,臨空敞御筵。
    斗回迎壽酒,山近起爐煙。
    愿奉無為化,齋心學自然。

    99 《既蒙宥罪旋復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 唐·王維

    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羅。
    日比皇明猶自暗,天齊圣壽未云多。
    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
    聞道百城新佩印,還來雙闕共鳴珂。

    100 《題應圣觀》 唐·儲光羲

    空中望小山,山下見馀雪。
    皎皎河漢女,在茲養真骨。
    登門駭天書,啟籥問仙訣。
    池光搖水霧,燈色連松月。

    * 關于圣心的詩詞 描寫圣心的詩詞 帶有圣心的詩詞 包含圣心的古詩詞(19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