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行的詩詞(1605首)
461
《酬丘光庭》 唐·羅隱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
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裴回。
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462
《送新羅客歸》 唐·許彬
君家滄海外,一別見何因。
風土難知教,程途自致貧。
浸天波色晚,橫吹鳥行春。
明發千檣下,應為更遠人。
463
《睡起》 唐·韓偓
睡起墻陰下藥闌,瓦松花白閉柴關。
斷年不出僧嫌癖,逐日無機鶴伴閑。
塵土莫尋行止處,煙波長在夢魂間。
終撐舴艋稱漁叟,賒買湖心一崦山。
464
《睡起》 唐·韓偓
睡起墻陰下藥闌,瓦松花白閉柴關。
斷年不出僧嫌癖,逐日無機鶴伴閑。
塵土莫尋行止處,煙波長在夢魂間。
終撐舴艋稱漁叟,賒買湖心一崦山。
465
《和人題武城寺》 唐·吳融
神清已覺三清近,目斷仍勞萬象牽。
渭水遠含秋草渡,漢陵高枕夕陽天。
半巖云粉千竿竹,滿寺風雷百尺泉。
別有闌干壓行路,看人塵土竟流年。
467
《將入關安陸遇兵寇》 唐·杜荀鶴
家貧無計早離家,離得家來蹇滯多。
已是數程行雨雪,更堪中路阻兵戈。
幾州戶口看成血,一旦天心卻許和。
四面煙塵少無處,不知吾土自如何。
468
《題覺禪和》 唐·杜荀鶴
少見修行得似師,茅堂佛像亦隨時。
禪衣衲后云藏線,夏臘高來雪印眉。
耕地誡侵連冢土。
伐薪教護帶巢枝。
有時問著經中事,卻道山僧總不知。
469
《送李先輩從知塞上》 唐·杜荀鶴
去草軍書出帝鄉,便從城外學戎裝。
好隨漢將收胡土,莫遣胡兵近漢疆。
灑磧雪粘旗力重,凍河風揭角聲長。
此行也是男兒事,莫向征人恃桂香。
470
《獻新安于尚書》 唐·杜荀鶴
九土雄師竟若何,未如良牧與天和。
月留清俸資家少,歲計陰功及物多。
四野綠云籠稼穡,千山明月靜干戈。
行人耳滿新安事,盡是無愁父老歌。
472
《風》 唐·徐夤
城上寒來思莫窮,土囊萍末兩難同。
飄成遠浪江湖際,吹起暮塵京洛中。
飛雪蕭條殘臘節,落花狼藉古行宮。
春能和煦秋搖落,生殺還同造化功。
473
《風》 唐·徐夤
城上寒來思莫窮,土囊萍末兩難同。
飄成遠浪江湖際,吹起暮塵京洛中。
飛雪蕭條殘臘節,落花狼藉古行宮。
春能和煦秋搖落,生殺還同造化功。
474
《陳情獻中丞》 唐·喻坦之
孤拙竟何營,徒希折桂名。
始終誰肯薦,得失自難明。
貢乏雄文獻,歸無瘠土耕。
滄江長發夢,紫陌久慚行。
475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476
《路傍草》 唐·于鄴
春至始青青,香車碾已平。
不知山下處,來向路傍生。
每歲有人在,何時無馬行。
應隨塵與土,吹滿洛陽城。
477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478
《句》 唐·熊皎
山前猶見月,陌上未逢人。
(早行,以下見《雅言雜載》)
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棲。
(《山居》)
* 關于土行的詩詞 描寫土行的詩詞 帶有土行的詩詞 包含土行的古詩詞(16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