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約的詩詞(173首)
102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103
《潘推官母李氏挽詞》 宋·蘇軾
南浦凄涼老逐臣,東坡還往盡幽人。
杯盤慣作陶家客,弦誦常叨孟母鄰。
尚有升堂他日約,豈知負土一阡新。
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連山宰樹春。
104
《河復(并敘)》 宋·蘇軾
熙寧十年秋,河決澶淵,注鉅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絕流,而濟、楚大被其害,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乃作《河復》詩,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蓋守土者之志也。
105
《次韻再游城西李園》 宋·王安石
京師花木類多奇,常恨春歸人未歸。
車馬喧喧走塵土,園林處處鎖芳菲。
殘紅已落香猶在,羈客多傷涕自揮。
我亦悠悠無事者,約君聯騎訪郊圻。
106
《東山渡湖》 宋·范成大
渡船帆飽如張弓,條忽世界寒浺瀜。
堪輿無垠日夜泛,浩浩元氣蓬蓬風。
湖光日色不可辨,但見水精火齊合集成虛空。
波臣川后敬愛客,約束秘怪驅魚龍。
108
《卜居》 宋·陸游
歷盡人間行路難,老來要覓數年閑。
供家米少因添鶴,買宅錢多為見山。
池面紋生風細細,花根土潤雨斑斑。
借舂乞火依鄰里,剩釀村醪約往還。
110
《瓦器易石鼓文歌》 宋·張耒
周綱既季宣王作,提劍揮呵天地廓。
朝來吉日差我馬,夜視云漢憂民瘼。
桓桓方召執弓鉞,藹藹申韓賜圭爵。
北驅獫狁走豺狼,南伐淮夷斬鯨鱷。
111
《次韻稚川》 宋·黃庭堅
平生萬里興,斂退著寸尺。
向來類竊鈇,少日已爭席。
曩過招提飯,愜當易為適。
食鮭如舉士,名下無遺索。
112
《對景吟》 元·王冕
濕云不飛山雪滿,越王城頭鼓聲短。
曉來溪上看梅花,虎跡新移大如碗。
老烏縮項如凍鷗,呼群強作嬰兒啼。
紅桃翠柳眼欲迷,舊時約绔今涂泥。
116
《秋感》 宋·晁說之
鄰雞鳴已過,吾雞一何懶。
要穩土人眠,高視清秋晏。
惜哉清秋時,留客久異縣。
莫謂茲荒陬,千令幾洿甸。
117
《北樓感事》 宋·王禹偁
北樓出林杪,登覽開病姿。
旁帶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卻臨統軍池。
伊予翰林客,失職方在茲。
118
《吳江長橋》 宋·王令
老匠鐵手風運斤,一挾刃入千山髠。
明堂有在不見用,此為失地猶濟人。
西巨澤江海通,獰風撼地波撐空。
當道獨能支地險,更東安得與天窮。
119
《題黃庭經后》 宋·白玉蟾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鈕朱錦乃汝傳。
子能得之可長年,黃素鎮贗完且堅。
橫理如發約兩邊,從有赤道如朱弦。
文居其間走玄蟻,飛云相與為終始。
120
《西林入室歌》 宋·白玉蟾
有一明珠光爍爍,照破三千大千國。
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巖壑。
亦名九轉大還丹,謂之長生不死藥。
* 關于土約的詩詞 描寫土約的詩詞 帶有土約的詩詞 包含土約的古詩詞(1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