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土目的詩詞(405首)

    101 《摸魚兒》 宋·劉辰翁

    三百年、人間天上,遽如許、遽如許。
    落花寒食東風雨,漠漠長陵抔土。
    魂歸否。
    怕些不分明,又墮人箋疏。

    102 《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宋·汪元量

    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
    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愛國傷感

    103 《瑤花》 宋·汪元量

    天中樹木,高聳玲瓏,向濯纓亭曲。
    繁枝綴玉。
    開朵朵九出。
    飛瓊環簇。

    104 《望江南》 宋·黃公紹

    思晴好,松路翠光寒。
    夜夜竹窠常夢到,天天后土幾時干。
    極目霧漫漫。

    105 《點絳唇(天圣宮)》 宋·郭章

    翠柏丹崖,碧云深鎖神仙府。
    勢盤龍虎。
    樓觀雄中土。
    我欲停時,又恐斜陽暮。
    黃塵路。
    客懷良苦。
    滿目西山雨。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春天閨怨思念

    106 《括滿江紅》 宋·林正大

    為憶當時,沉醉里、青樓弄月。
    閑想像、繡幃珠箔,魂飛心折。
    羞向姮娥談舊事,幾經三五盈還缺。
    望翠眉、蟬鬢一天涯,傷離別。

    故鄉閑居

    107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108 《摸魚兒》 宋·翁孟寅

    卷西風、方肥塞草,帶鉤何事東去。
    月明萬里關河夢,吳楚幾番風雨。
    江上路。
    二十載頭顱,凋落今如許。

    109 《摸魚兒》 宋·徐一初

    對茱萸、一年一度。
    龍山今在何處。
    參軍莫道無勛業,消得從容尊俎。
    君看取。

    送別追憶懷友思念

    110 《西郊落花歌》 清·龔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賦傷春詩。
    西郊車馬一朝盡,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癡。

    寫花寫景贊美

    111 《桑生李樹》 未知·佚名

    南頓張助,于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溉灌。
    后人見桑中反復生李,轉相告語。
    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小學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112 《童趣》 清·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初中文言文敘事散文回憶童年

    113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14 《召公諫厲王弭謗》 先秦·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高中文言文

    115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116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17 《哀郢》 先秦·屈原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敘事抒情愛國

    118 《召公諫厲王止謗》 先秦·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古文觀止勸諫

    119 《襄王不許請隧》 先秦·佚名

    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
    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
    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禍災於周室,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愛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觀止勸告寓理

    120 《諫逐客書》 先秦·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
    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古文觀止公文

    * 關于土目的詩詞 描寫土目的詩詞 帶有土目的詩詞 包含土目的古詩詞(4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