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圓足的詩詞(306首)

    21 《寄圓老聞欲移住他院》 宋·趙汝鐩

    妄動生於念,禪床坐不牢。
    舊窠元自好,新剎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馳足謾勞,挑包聞已決,應笑我忉忉。

    22 《圓通大士贊》 宋·釋慧開

    足蹈雙蓮灑楊柳,面目端嚴世希有。
    梵音妙音海潮音,祗這而今誰動口。

    23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圓覺薔薩章》 宋·釋正覺

    選場隨手取標毬,長短期中入社流。
    覺后繩繩機自脫,悟來密密類難收。
    十分飽足雪山草,一色漸成露地牛。
    風掃水天塵翳盡,蘆華直照月明秋。

    24 《題圓通寺至樂亭次待制王公韻》 宋·喻良能

    地偏境自佳,煙云繞孤屋。
    寒聲渺疏松,翠影澹修竹。
    林深桂花晚,微風度馀馥。
    特用永歲年,聊足媚幽獨。

    25 《謁并州大興國寺詩》 唐·李世民

    回鑾游福地,極目玩芳晨。
    梵鐘交二響,法日轉雙輪。
    寶剎遙承露,天花近足春。
    未佩蘭猶小,無絲柳尚新。
    圓光低月殿,碎影亂風筠。
    對此留馀想,超然離俗塵。

    26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27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上官昭容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臺。
    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f2松聲。

    28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唐·劉商

    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動干戈兮征戰頻。
    哀哀父母生育我,見離亂兮當此辰。
    紗窗對鏡未經事,將謂珠簾能蔽身。

    29 《雨》 唐·李嶠

    西北云膚起,東南雨足來。
    靈童出海見,神女向臺回。
    斜影風前合,圓文水上開。
    十旬無破塊,九土信康哉。

    30 《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 唐·蘇颋

    壯麗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飛龍,登彼復懷昔。
    圓闕朱光焰,橫山翠微積。
    河汧流作表,縣聚開成陌。

    古詩三百首詠物

    31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唐·駱賓王

    井絡雙源浚,潯陽九派長。
    淪波通地穴,輸委下歸塘。
    別島籠朝蜃,連洲擁夕漲。
    韞珠澄積潤,讓璧動浮光。

    32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33 《詠史十一首》 唐·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34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35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樂府月亮抒情

    36 《郢門秋懷》 唐·李白

    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
    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

    秋天思鄉時光

    37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38 《入衡州》 唐·杜甫

    兵革自久遠,興衰看帝王。
    漢儀甚照耀,胡馬何猖狂。
    老將一失律,清邊生戰場。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湯。

    39 《玉壺冰》 唐·王季友1

    玉壺知素結,止水復中澄。
    堅白能虛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曉鏡,照物掩宵燈。
    壁映圓光入,人驚爽氣凌。
    金罍何足貴,瑤席幾回升。
    正值求珪瓚,提攜共飲冰。

    地名寫景

    40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唐·顧況

    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
    列生御風歸,飼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長綬趨遙泉。

    * 關于圓足的詩詞 描寫圓足的詩詞 帶有圓足的詩詞 包含圓足的古詩詞(3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