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圓方的詩詞(745首)
701
《行月大師求頌》 宋·釋正覺
霽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點至靈虛且應,十方圓鑒照而沖。
床頭爐篆浮寒紫,壁上龕燈對冷紅。
個里宗乘消息在,蒲團紙帳舊家風。
702
《云上人持缽乞頌》 宋·釋正覺
云水千僧共默耕,煩君乞食出山行。
蕨薇夜雨萌寒麓,桃李春風織錦城。
空谷一呼同響應,圓珠眾色合光明。
上方此去分香飯,為我先須見凈名。
704
《津禪人出化盞橐乞頌》 宋·釋正覺
喫茶去語落諸方,聚首商量柄把長。
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塵輸爾解和光。
舌頭狤獠明無骨,鼻孔累垂暗有香。
盞橐成來圓此話,儂家受用恰平常。
705
《純白禪人求頌》 宋·釋正覺
明月蘆華未得如,清光自照本來虛。
十方坐斷須拈帽,一色功圓要放鋤。
轉背石人歸位后,抬頭玉馬過關初。
塵塵剎剎見身相,方信曹山井覷驢。
706
《來上人干延壽院乞頌》 宋·釋正覺
披蓁卜筑古林阿,百丈心於老病多。
照徹有無方得我,緣分生滅不干他。
谷云冷抱松根石,山月明懸屋角蘿。
若子殷勤圓此話,毗耶城里問維摩。
707
《送嵩上人住庵》 宋·釋正覺
禪腹須來竹篾纏,好看水牯自耕田。
布單不賣三千里,樹耳誰疑二十年。
一句合頭尊旅會,十方坐斷正偏圓。
它時投杖來相訪,且莫窮忙空豎拳。
711
《令僧把衲》 宋·釋重顯
七八既難,直須教透。
來不在前,去不在后。
粗細自看,緊緩相就。
一日圓成呈似君,想得諸方未知有。
712
《三寶贊其三·僧寶》 宋·釋重顯
方袍圓頂義何宣,續焰千燈豈小緣。
花雨坐前猶滯相,虎馴庵畔尚稽詮。
巖棲冢宿難依望,鶴貌云心迥灑然。
寶杖夜鳴寒嶠月,銅瓶秋漱碧潭煙。
713
《三寶贊其一·佛寶》 宋·釋重顯
甘蔗流苗應剎塵,覺場高發利生因。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孤立大方資定惠,等觀含類舍怨親。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聞出世人。
714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莫戀凈潔處,凈處使人困。
莫戀快活處,快活使人狂。
如水這窄器,隨方圓短長。
放下不放下,更請細思量。
716
《贈楊佳孫》 宋·舒岳祥
作詩意得在句先,下筆下寫意所到。
世間惟俗最難醫,剖石得玉加精巧。
初如面壁無所睹,一點圓明通萬竅。
楊生楊生聽我言,老語諄諄毋乃耄。
生平十九未可量,淘洗晶熒方入妙。
一再三見志愈堅,嘉子至意為傾倒。
718
《緣識》 宋·宋太宗
自家未達莫來看,解者從生真是漢。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大覺因明凡圣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719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720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 關于圓方的詩詞 描寫圓方的詩詞 帶有圓方的詩詞 包含圓方的古詩詞(7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