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圖軸的詩詞(141首)
121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122
《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宋·樓鑰
天清無云秋氣明,好風叢桂傳芳馨。
乃於此時送君行,江空目短難為情。
蚤從兩川馳大名,眉宇瑩徹春壺冰。
語輒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鈞鳴。
123
《題高麗行看子》 宋·樓鑰
竹批雙耳風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齊。
相隨西去皆良種,撼首勢竄迎風嘶。
丹青不減陸與顧,麗人傳來譯通語。
裝為橫軸看且行,云是韓干非虛聲。
124
《史文惠王挽詞》 宋·樓鑰
八行源充遠,三師慶系遙。
樞庭先附鳳,相國薦簪貂。
感會逢千載,榮華冠四朝。
甘盤稱舊學,綺季簉儲寮。
125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宋·趙蕃
聞道筑堂名遂初,規模渾是退居圖。
藏書自有三萬軸,種橘何多二百株。
我似杜陵寧老蜀,君如張翰已歸吳。
詩成把酒遙相屬,門外北風方怒呼。
126
《題陳待制湖樓》 宋·徐照
天游觀妙化,人世事皆輕。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潛汗漫,品類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無心視聽精。
127
《壽制使董侍郎》 宋·程公許
秋云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夸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128
《春日懷詹梁》 宋·蘇泂
陳雷箭去不遺鏃,后世人情手翻覆。
我生二十少知己,更覺恩怨生骨肉。
塵沙蹤跡窘吳越,波浪奔馳走巴蜀。
癡年自長習藝能,如兔之角礙人目。
132
《題徐參議畫軸三首·赤壁圖》 宋·王炎
烏林赤壁事已陳,黃州赤壁天下聞。
東坡居士妙言語,賦到此翁無古人。
江流浩浩日東注,老石輪囷飽煙雨。
雪堂尚在人不來,黃鵠而今定何許。
此賦可歌仍可弦,此畫可與俱流傳。
沙埋折戟洞庭岸,訪古壯懷寬黯然。
134
《贈趙撫干》 宋·項安世
龍種生來別,交情久更歡。
四年三入幕,一任兩同官。
安定詩成軸,揚云墨未乾。
一聞磨衲句,如對畫圖看。
135
《畫山水行》 明·張羽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吳興公子冠當代,雍也繼之早擅場。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珊瑚寶玦久零落,空有妙藝傳文章。
136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137
《寫心五首》 宋·方回
世人好圖畫,山水及動植。
墨煤與粉繪,軸而掛之壁。
畫豈有天趣,識假真不識。
我有古盆瓶,清晨井自汲。
139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140
《題十六羅漢畫像》 宋·方回
一釋迦佛起天竺,羅漢五百又十六。
中華止繪十六僧,貫休十八老筆續。
千無萬無無更無,芥子須彌一掃俱。
阿字義門總深入,畫圖豈止伐顓臾。
* 關于圖軸的詩詞 描寫圖軸的詩詞 帶有圖軸的詩詞 包含圖軸的古詩詞(1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