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圖象的詩詞(307首)

    41 《擊壤圖》 宋·劉克莊

    昔聞華胥與凈土,道釋寓言非目睹。
    此圖物色皆華人,太平氣象在里許。
    競披野服裝束儉,旋瀉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駭人,襁兒于背行傴僂。

    42 《洪崖圖行》 宋·洪咨夔

    修髯危肩老仙人,布袍革帶烏靴巾。
    胸中不著半點塵,天地萬象肧腪春。
    扇者橘,書者栗,瓢者術,韁而掣者葛,

    43 《次韻子瞻送陳睦龍圖出守潭州》 宋·蘇轍

    海上石橋馀折棟,大舶記君過鐵甕。
    東行萬里若乘空,老蜃辰鯨應入鞚。
    波搖風卷臥不起,免教髀肉鞍磨痛。
    歸來過我話艱苦,驚汗津津尚流汞。

    44 《龍圖閣會宴應製》 宋·楊億

    冊府藏書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論思。
    中天召宴衢樽滿,乙夜觀文列象垂。
    綵鳯翩翻巢綺閣,靈龜夭矯冠金碑。
    大風發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績熙。

    45 《和李似矩馬圖歌次韻》 宋·王之道

    畫工妙處稱毛羽,我欲論功第先兔。
    不知心手會天機,象管紛紛誰比數。
    寥寥千載一曹霸,墨妙于今傳二怪。
    龔生重馬輕尺璧,蔑視韓韋復何者。

    46 《飲馬圖》 元·楊維楨

    佛郎新來雙象龍,鼻端生火耳生風。
    臨流飲水如飲虹,波光倒吸王良宮。
    吁嗟!清海頭,白磧尾,渴烏一失金井水,長城窟遠腥風
    起。

    47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48 《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 明·劉基

    君不見四時平分成歲功,以秋繼夏獨不同。
    炎官挾長握天柄,七月赤日熺玄穹。
    蓐收抱鉞蹲白水,野氣赫赫攄涘虹。
    陽侯喘汗河伯暍,少昊上訴愁天公。

    49 《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 其三》 明·唐寅

    血染冠頭錦做翎,昂昂氣象羽毛新;
    大明門外朝天客,立馬先聽第一聲。

    50 《依韻和張文裕龍圖加執政入東西府詩》 宋·王珪

    微生巾褐本蒿萊,叨遇優賢府第開。
    云繞連甍依象闕,玉調清管下鈞臺。
    幾年憶共鹓鴻侶,今日慚非住石材,莫訝門庭光采盛,金輿親屈至尊來。

    51 《答崔象之見謝之作》 宋·韓維

    陰風吹沙走長衢,方駕往過君之廬。
    主人好事樂間尚,揖我謂我非俗儒。
    欣然開館掃塵榻,語論清簡發不虛。
    投冠釋帶聊自放,安用俗禮空囚拘。

    52 《和象之北軒書事》 宋·韓維

    舍北多嘉樹,重陰及四鄰。
    清風常滿竹,好鳥不驚人。
    圖史無它物,謳吟佚此身。
    應容千里客,一醉倒冠巾。

    53 《次韻薛萬象亭》 宋·李彌遜

    山上非煙靄四隅,山前梗稻綠成區。
    留云有計低檐額,得月從多徹戶樞。
    直是春臺熙遠俗,聊為豐屋詩宏圖。
    公來日出千林迥,卻笑新亭詠小湖。

    54 《禮殿圣賢圖》 宋·李石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55 《題侯侶之九歌圖》 宋·徐照

    君家九歌圖,元是龍眠畫。
    冰毫動天機,意與象俱化。
    坡仙以一馬,千金莫酬價。
    昏眼喜忽明,老絹塵欲亞。

    56 《觀八陣圖說》 宋·岳珂

    八陣初興黃帝時,貙劉在漢紀乘之。
    流形龍虎隨雷雨,定位鳥蛇分坎離。
    地以云升高復下,天從風別正之奇。
    自然至理開成象,一氣未應虛艮維。

    57 《和象翁雪》 宋·衛宗武

    谷把青空一色糊,集先維霰作花疏。
    寸余凝積常年有,尺許堅牢自昔無。
    粉陣成圍攢戲蝶,鹽車疑覆失前驢。
    新吟便是有聲畫,何必鵝溪寫作圖。

    58 《題趙王夜宴圖》 明·袁凱

    玉戶金缸夜未央,邯鄲宮里奏絲簧。
    鄭姬已醉韓姬倦,誰拂君王白象床。

    59 《追和周昉琴阮美人圖詩》 宋·王铚

    丹青有神藝,周郎獨能兼。
    圖畫絕世人,真態不可添。
    卻憐如畫者,相與落誰手。
    想象猶可言,雨重春籠柳。

    60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 關于圖象的詩詞 描寫圖象的詩詞 帶有圖象的詩詞 包含圖象的古詩詞(3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