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圖論的詩詞(392首)
搭宅亭園雖不大。
花木成陰難論價。
豪端點綴有珠璣,竹一帶。
梅一派。
明月清風何用買。
子子孫孫紆壽彩。
家慶成圖和藹藹。
更添三歲古來稀,酒滿斝。
詩滿架。
直到耆頤年未艾。
藏雙清圖,奇悟入神,絕去筆墨畦徑。
卷尾補之自書柳梢青四詞,辭語清麗,翰札遒勁,欣然有契于心。
余因戲云:不知點胸老、放鶴翁同生一時,其清風雅韻,優劣當何如哉。
翁噱曰:我知畫而已,安與許事,君其問諸水濱。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夜月 一作:月夜 環佩 一作:環珮)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
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
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
云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
有薦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免;勸之仕,不應。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
于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
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