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路的詩詞(1614首)

    701 《漁家傲(和晏元獻韻)》 宋·米友仁

    郊外春和宜散步。
    百花枝上初凝露。
    福地神仙多外府。
    藏奇趣。
    幽尋歷遍溪邊路。
    薄宦浮家無定處。
    萍飄梗泛前人語。
    與子未須鄉國去。
    來同住。
    且看群岫煙中雨。

    702 《沁園春》 宋·張繼先

    急急修行,細算人生,能有幾時。
    任萬般千種風流好,奈一朝身死,不免拋離。
    驀地思量,死生事大,使我心如刀劍揮。
    難留住,那金烏箭疾,玉兔梭飛。

    703 《雪月交光》 宋·劉一止

    正五云飛仗,縞練褰裳,亂空交舞。
    拂石歸來,向玉階微步。
    欲喚冰娥,暫憑風使,為掃氛驅霧,漸見停輪,人間未識,高空真侶。
    千里無塵,地連天迥,倦客西來,路迷江樹。

    送別惜別感嘆壯志

    704 《芰荷香(金陵)》 宋·朱敦儒

    遠尋花。
    正風亭霽雨,煙浦移沙。
    緩提金勒,路擁桃葉香車。
    憑高帳飲,照羽觴、晚日橫斜。

    詠物寫花寓人感傷

    705 《蘇幕遮》 宋·朱敦儒

    酒壺空,歌扇去。
    獨倚危樓,無限傷心處。
    芳草連天云薄暮。
    故國山河,一陣黃梅雨。
    有奇才,無用處。
    壯節飄零,受盡人間苦。
    欲指虛無問征路。
    回首風云,未忍辭明主。

    706 《念奴嬌(御制)》 宋·趙佶

    雅懷素態,向閑中、天與風流標格。
    綠鎖窗前湘簟展,終日風清人寂。
    玉子聲干,紋楸色凈,星點連還直。
    跳丸日月,算應局上銷得。

    707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宋·張元干

    曳杖危樓去。
    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
    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蘆深處。

    宋詞三百首豪放登高孤獨

    708 《念奴嬌(持節道京城中秋日)》 宋·曹勛

    五門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圖家國。
    二百年來,撫四海安樂,六服承德。
    虎旅橫江,胡塵瞇眼,恨有中原隔。
    宮城缺處,望來消盡金碧。

    辭賦精選詠物寫花品格寓人

    709 《采蓮舞》 宋·史浩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
    霞舒絳彩,玉照鉛華。
    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
    朝回金闕,宴集瑤池。

    710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閑六律以皆調;D86A亻末兜離,賀四夷之率伏。
    請翻妙舞,來奉多歡。
    鼓吹連催,柘枝入隊。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場,連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711 《清平樂(游石頭城)》 宋·史浩

    石頭虎踞。
    驕虜何能渡。
    曾是六朝雄勝處。
    瑞繞碧江云路。
    當時霸國多賢。
    風流只解遺鞭。
    便好揚C646北伐,舉頭即見長安。

    712 《水調歌頭(九日)》 宋·王千秋

    壯日遇重九,躍馬□歡游。
    如今何事多感,雙鬢不禁秋。
    目斷五陵臺路,無復臨高千騎,鼓吹簇輕裘。
    霜露下南國,淮漢繞神州。

    贈答贊美友人抒情

    713 《念奴嬌(和人韻)》 宋·袁去華

    水邊籬落獨橫枝,苒苒風煙岑寂。
    踏雪尋芳村路永,竹屋西頭遙識。
    蕙草香銷,小桃紅未,醉眼驚春色。
    羅浮何處,斷腸無限陳跡。

    714 《沁園春(三榮橫溪閣小宴)》 宋·陸游

    粉破梅梢,綠動萱叢,春意已深。
    漸珠簾低卷,筇枝微步,冰開躍鯉,林暖鳴禽。
    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濁酒一尊和淚斟。
    憑欄久,嘆山川冉冉,歲月骎骎。

    715 《玉樓春(牡丹)》 宋·范成大

    云橫水繞芳塵陌。
    一萬重花春拍拍。
    藍橋仙路不崎嶇,醉舞狂歌容倦客。
    真香解語人傾國。
    知是紫云誰敢覓。
    滿蹊桃李不能言,分付仙家君莫惜。

    春天寫景兒童生活

    716 《水調歌頭(丁丑歲,吳門為外舅蔣宣卿壽)》 宋·李處全

    金節照南國,畫戟壯陪都。
    嚴譙鼓角霜曉,雄勝壓全吳。
    蔥茜采香古徑,縹緲折梅新奏,春事早關渠。
    誰識使君意,行樂與民俱。

    717 《菩薩蠻(續前意,時溧陽之行有日矣)》 宋·李處全

    杜鵑只管催歸去。
    知渠教我歸何處。
    故國淚生痕。
    那堪枕上聞。
    嚴裝吾已具。
    泛宅吳中路。
    弭棹喚東鄰。
    江東日暮云。

    718 《水調歌頭(丁丑歲,吳門為外舅蔣宣卿壽)》 宋·李處全

    金節照南國,畫戟壯陪都。
    嚴譙鼓角霜曉,雄勝壓全吳。
    蔥茜采香古徑,縹緲折梅新奏,春事早關渠。
    誰識使君意,行樂與民俱。

    719 《菩薩蠻(續前意,時溧陽之行有日矣)》 宋·李處全

    杜鵑只管催歸去。
    知渠教我歸何處。
    故國淚生痕。
    那堪枕上聞。
    嚴裝吾已具。
    泛宅吳中路。
    弭棹喚東鄰。
    江東日暮云。

    人生哲理抒懷

    720 《酹江月(次眉州李大著韻)》 宋·京鏜

    _頤江畔,問收拾多少,山光水色。
    此是朝宗東去路,準擬鳴鼉浮鹢。
    儒館英游,侯藩賢望,便合還丹極。
    九重渴想,甘泉聞道虛席。

    * 關于國路的詩詞 描寫國路的詩詞 帶有國路的詩詞 包含國路的古詩詞(16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