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記的詩詞(503首)

    301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302 《馬嵬廢廟行》 明·王九思

    秋風落日馬嵬道,道南廢廟顏色新。
    立馬踟躕問野叟,野叟須臾難具陳。
    請予下馬坐樹底,展轉欲語還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氣焰上薰天。

    303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304 《隴外寄答李道甫二首》 明·魏允中

    豈意中興日,翻為外補年。
    吾兄同去國,何客到離筵。
    失足成千里,批鱗下九天。
    漢家《東觀記》,流涕入新編。

    305 《齒落》 明·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
    若更活數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著唇吻,利與劍戟比。
    豈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306 《連理木為何坰賦》 明·徐賁

    松陽之山如游龍,粵羅浮原獨巃嵸。
    有墳峨峨樹且封,誰其葬者楚國公。
    楚公系同正獻宗,煌煌炎宋祠業鴻。
    若子洎孫俱登庸,德澤綿衍何其隆。

    307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308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宋·蘇軾

    従來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兩過春。
    沂上已成曾點服,泮宮初采魯侯芹。
    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細雨晴時一百六,畫船鼉鼓莫違民。

    309 《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 宋·蘇軾

    鳳雛驥子日相高,白發蒼顏笑我曹。
    讀遍牙簽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
    出處年來恨不齊,一樽臨水記分攜。
    江湖咫尺吾將老,汝潁東流子卻西。

    310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311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312 《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陜州》 宋·蘇軾

    誰能如鐵牛,橫身負黃河。
    滔天不能沒,尺箠未易訶。
    世俗自無常,徐公故逶迤。
    別來不可說,事與浮云多。

    313 《感舊詩》 宋·蘇軾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殘月影,悵焉感初涼。

    314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 宋·蘇軾

    兩尉郁相望,東西百步場。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鄉。
    已作觀魚檻,仍開射鴨堂。
    瀲瀲波頭細,疏疏雨腳長。

    315 《次韻曾仲錫元日見寄》 宋·蘇軾

    蕭索東風兩鬢華,年年幡勝剪宮花。
    愁聞塞曲吹蘆管,喜見春盤得蓼芽。
    吾國舊供云澤米,(定武齋酒用蘇州米。
    )君家新致雪坑茶。
    (近得曾坑茶。
    )燕南異事真堪記,三寸黃柑擘永嘉。

    316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 宋·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
    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317 《王中父哀詞(并敘)》 宋·蘇軾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
    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
    乃復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于錢塘云。

    318 《感舊詩(并引)》 宋·蘇軾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凄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319 《送吳顯道五首》 宋·王安石

    滕王高閣臨江渚,東邊日出西邊雨。
    十五年前此會同,天際張帷列樽俎。
    公今此去何時歸,我今停杯一問之。
    春風兩岸水楊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320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宋·王安石

    飄然五湖長,昨日國子師。
    綠發約略白,青衫欲成緇。
    牽舟推河冰,去與山水期。
    春風垂虹亭,一杯湖上持。
    傲兀何賓客,兩忘我與而。
    能復記此飲,詩成酒淋漓。

    * 關于國記的詩詞 描寫國記的詩詞 帶有國記的詩詞 包含國記的古詩詞(503首)
    chengrenyouxi